秋气棱棱倍觉增,单衣添尽两三层,莲花台畔已无灯。
欲眠不眠将夜半,隙月一痕窥病僧。

《凉夜》

凉夜秋气增,单衣添几层。莲花台畔已无灯,欲眠不眠将夜半,隙月一痕窥病僧。

注释:

凉夜:即“清秋”之意。

棱棱:指秋风吹来的声音,形容秋声萧瑟。

单衣添尽两三层:形容夜晚的寒冷,连单薄的衣服都穿不下了。

莲花台畔:古代寺庙中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常设莲花宝座。

病僧:指生病了的僧人。

赏析:

《凉夜》是一首描写夜晚寒风、孤寂僧人和病痛僧人的诗。全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凉夜秋气增”,以“凉”字开头,直接点明了季节是秋天。而“秋气”二字,则暗示着秋天的特点——秋风萧瑟。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也为下文的“单衣添尽两三层”作了铺垫。

诗人写到“单衣添尽两三层”,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夜晚的寒冷程度。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甚至觉得自己的衣服已经穿不下了,这既体现了诗人身体的不适,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无奈和疲惫。

“莲花台畔已无灯”,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孤寂和冷清。莲花台畔原本应该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但如今却因为无人欣赏而变得空荡荡的。这种变化,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揭示,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讽刺。

最后两句“欲眠不眠将夜半,隙月一痕窥病僧”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这里,诗人通过写自己“欲眠不眠将夜半”,以及“隙月一痕窥病僧”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对疾病折磨的无奈和痛苦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凉夜》通过对夜晚环境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疾病和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