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陈山人景文回自蜀中将韩宪副叔捷书问至留宿斋中 诗的翻译: 书信传来让人感到悲伤万里,今天高兴能与你相见。 鸟道还能堪比画,猿声听不见。 缄封的信件让我怀疑带着雨,宪府的官邸好像连在一起。 不要问风尘的事,坐下来谈诗直到天明。 注释解释: - 书信传来让人感到悲伤万里:指收到远方友人寄来的信,因书信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而感到悲伤。 - 今天高兴能与你相见:指在收到好友来信后,非常高兴能与朋友相聚。
《采莲曲》:采莲朝暮去,徒事挹香芬。心苦那如妾,蓬飘莫是君。渔舟沿浦入,人语隔溪闻。最恨无情水,东西两岸分。 诗句注释如下: - “采莲朝暮去”:描述采莲女每日早晚都在江中劳作。 - “徒事挹香芬”:强调她们在工作之余,仍致力于采集荷花的香气来制作香囊。 - “心苦那如妾”:表达了采莲女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如同妾妇般被束缚。 - “蓬飘莫是君”:可能指的是采莲女对漂泊不定的生活有所感慨。 -
【注释】《初春同陈贵博泛舟因忆族兄羽仲》:落日放小船,春花媚眼前。山高云出树,岸阔水浮天。但取青尊醉,何妨白昼眠。萋萋江上意,池草梦空悬。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与族兄陈羽仲游宴时,表达了诗人对族兄的怀念之情。全诗四十六字,语言平易流畅,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情韵悠长,意境开阔。 首联两句,写泛舟时的情景。“落日”点明时间,为后文抒怀作铺垫。“春花”既指眼前之景,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岁隔嗟音讯,春来恋物华: - 岁隔:指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 嗟:表示感叹。 - 音讯:指的是书信或消息。 - 春来:春天来临。 - 恋物华:依恋美好的事物,这里的“物华”可能是指春天的景色。 2. 别君能几日,两度开梨花: - 别君:离别朋友。 - 能几日:不知道还能有多长时间。 - 两度开:两次开花
【注释】: 与君俱失意,一别隔清秋:你我都被官场的失意所折磨,如今我们之间已经相隔了一段清冷的秋天。 落日竹窗下,怀人天际头:夕阳西下时分,你在竹窗下苦苦思念着我。 焚香犹觉懒,操笔已含愁:我点燃香料,仍然感到无精打采;我拿起笔来写诗,心中已经充满忧愁。 欲采芙蓉去,寒江不自由:我想采摘那盛开的荷花,可这寒冷的江水却无法让我自由地游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二句以“失意”二字总起全篇
【译文】 经过霜雪的摧残,柳枝不再如丝般柔细。 万里传唱杨柳歌,千家户唱竹枝曲。 赠郎沾手柳絮多,羞妾画眉柳条长。 羡慕垂条早结果,却空怜攀折迟。 【注释】 折杨柳:指送别。杨柳,这里泛指离别时赠别的诗词歌赋。经霜雪后:经受了严寒的考验。摇落不丝:比喻意志坚强,不受摧折。万里歌杨柳:形容歌声传播很广。柳枝歌:即《杨柳枝词》。千门唱竹枝:形容歌声传遍各地。竹枝词:一种民间歌舞曲调
长门怨 昼长悲酷夏,夜静怨残春。 鸾镜羞看面,蛾眉最误人。 恩随流水远,愁逐枊条频。 月色千阶满,谁家弦管新。 注释: 1. 昼长悲酷夏,夜静怨残春:白天时间长,感到悲凉,夜晚安静时,抱怨春日的残花。 2. 鸾镜羞看面,蛾眉最误人:用鸾镜照自己的脸庞,觉得自己的眉毛太美,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 3. 恩随流水远,愁逐枊条频:恩情如同流水般远逝,忧愁像柳条一样频繁摇曳。 4. 月色千阶满
诗句翻译及赏析 第一句:“三秋空雾烟,万里吊婵娟。” - 解释:秋天的雾气和烟雾覆盖了整个天空。通过这些朦胧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情思念。 - 关键词:三秋、雾烟、吊婵娟 - 分别指代秋天(三季),云雾缭绕的天空以及被思念所围绕的人。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特有的景致,浓雾弥漫中带有一丝忧愁与哀思,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悲凉而深远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寂寂闺中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筛选诗句;再对每句诗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和诗人的思想情感作答。此题是鉴赏“古诗文名句”类的题目,考生应先从内容、手法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及所蕴含的情感,最后点明主旨。 “荡子从军”,写主人公的身份和去向。“荡子”即“浪荡子弟”,泛指不务正业的人。“从军”指投军从军
《邯郸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原文: 十载工蚕织,邯郸是妾家。 开帘拜新月,低首惜容华。 东壁难分照,西邻但落花。 纵令嫁胡虏,不敢怨琵琶。 - 译文: 在邯郸的十年里,我努力地从事着蚕织,我的家就在那邯郸之地。 打开窗帘迎接新月,低着头珍惜着我美好的容颜。 东边墙壁上的阳光难以分辨,西边邻居的花已经凋零。 即使嫁给了胡人,我也不敢抱怨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