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黎缜之,字元凯。这首诗是他在澹圃与好友饮酒赋诗时所作。 开门邀上客,把臂入长林。不有求羊辈,安知嵇阮心。 注释:推开门迎接客人,伸出胳膊进入茂密的树林中。如果没有像王戎、刘真长等人这样的宾客,怎么会懂得嵇康、阮籍的心呢? 地幽尘渐远,竹密径疑深。况共一尊酒,翛然洽素襟。 注释:在幽静的地方,尘土渐渐飘远,竹丛深处,小径似乎很深。更何况大家一同喝着美酒,潇洒自在,畅叙友情。 赏析:
【解析】 “平生重然诺,一饭未曾忘”:一生最看重的是承诺,即使只是吃了一顿饱饭也不曾忘记。 “结客倾三辅”:结交朋友遍及三辅地区(关中一带)。 “雄心在四方”: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千金等瓦砾,七尺任风霜”:即使是用千金买来的瓦砾,我也愿意接受;我宁愿身受风吹霜打,也决不违背自己的誓言。 “为问绳枢子,何如侠骨香”:请问那些出身寒微的人,他们与那些豪侠之士相比,谁更有骨气? 【答案】
【注释】 循州:州名,今属广东省。公赏: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广文学舍:白居易曾建广文馆以教育人才,后称其为广文舍,或曰广文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循州访白乐天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故地风物的眷恋。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远高洁。 首联“几年违白社,今日访青毡。”言作者因事久客他乡,而终于有一天得偿夙愿,拜访了朋友。 颔联“绕径植修竹,连床唯古编。”写访友时所见所感
紫骝马 带月饮长城,临风嘶汉营。 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 不傍将军泣,偏从伯乐鸣。 朝来看蹀躞,肠断猎胡缨。 译文: 骑着紫色的骏马,在明月下饮于长城之上,风吹着马鬃声声嘶鸣,仿佛是汉营中的士兵。 经历过百次战斗,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名。 不向将军哭泣,却偏偏听从伯乐的指挥。 早晨起来看马儿悠闲地吃草,心里却因为思念远方的亲人而痛苦万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黄野人庐”句注释:黄野人的茅草屋。庐,简陋的房屋。黄野,即黄梅山,在江西宜春县西南,相传陶潜曾居此。小有天:道教称天界中小有名气者。小有天,指神仙居所。径僻锁岚烟:小路幽僻,烟雾缭绕。径,小路;锁,被云雾笼罩。 “不见溪边草”句注释:看不见溪边的野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解析诗句,看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对全诗进行赏析。 “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这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诗人从上到下依次写诸峰、大石楼和白云洞三处景色。诸峰:指群山。青霭:指云雾。 第二联“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这两句是说,我来到此地,是为了问一声:“你们朱明馆与大石楼哪一个更好
入循州哭叶六敬亭 秋天来时,我因为失意而分别,在湖上痛哭您。 石洞成了您的空约之地,西州(即荆州)却令人悲伤。 空传司马法,不草茂陵诗。 满目阶前树,徒伤伯道儿。 释义:秋天来了,我因失意而与您分别,我在湖上为您痛哭。石洞成了你的约定之地,而西州(即荆州)却让人感到悲伤。空传司马法,不草茂陵诗。我看到台阶前的树木,只感到伯道的悲痛。 译文:秋日到来,我因失意而和您分别,我在湖上为您痛哭
诗句释义: 1. 孤峰看嵂崒,四望气霏微。- 描述一座孤独的山峰矗立在峻峭的地形中,四周的景色仿佛被薄雾轻抚,显得朦胧而神秘。嵂崒(zhù)是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四望(四顾)则是指四处张望。 2. 黛色浮为鬓,霞光染作衣。- 用“黛色”和“霞光”来形容周围的自然景色与色彩。黛色在这里指的是山的颜色,而霞光则是指夕阳或晚霞的光辉,它们都映照在人身上,给人以美丽的视觉效果。 3. 几从鸾鹤去
【赏析】 《重阳前二夕扶胥舟中赋得橹摇背指菊花开》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此诗作于重阳节前两个晚上在船中,写诗人观赏秋菊时所见所闻、所感所得。首联描写了秋水、潮生、青枫等自然景色和秋风、秋菊等秋日景物。颔联描绘了秋天的美景。颈联描绘了霜花和月色,香气扑鼻。尾联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秋意,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这首诗以“菊”为题,表现了诗人对秋菊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词原文:
【译文】 蜀锦寄给江边,翻思已经十年。 谁说方岳贵?还是念着我布衣游。 白社招陶令,青门忆邵侯。 东山高卧处,今乃在罗浮。 【注释】 1、蜀锦:四川产的锦缎。2、已十秋:已经十年了。3、谁言:何人。4、方岳:即“方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称谓,泛指地方官员。5、犹念:还念。6、白社:指隐士之社。 7、召陶令:即招揽陶潜。8、青门:长安城东门名。9、邵侯:指西汉辞赋家扬雄,字子云,号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