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霜雪后,摇落不成丝。
万里歌杨柳,千门唱竹枝。
赠郎沾絮手,羞妾画时眉。
何羡垂条早,空怜攀折迟。
【译文】
经过霜雪的摧残,柳枝不再如丝般柔细。
万里传唱杨柳歌,千家户唱竹枝曲。
赠郎沾手柳絮多,羞妾画眉柳条长。
羡慕垂条早结果,却空怜攀折迟。
【注释】
折杨柳:指送别。杨柳,这里泛指离别时赠别的诗词歌赋。经霜雪后:经受了严寒的考验。摇落不丝:比喻意志坚强,不受摧折。万里歌杨柳:形容歌声传播很广。柳枝歌:即《杨柳枝词》。千门唱竹枝:形容歌声传遍各地。竹枝词:一种民间歌舞曲调,以竹枝为歌词伴奏。赠郎沾絮手:赠别时赠给男方的柳树枝条。柳絮:柳树的种子,白色柔软,像绵絮一样。“沾”意为“赠”。羞妾画时眉:羞赧地画自己的眉毛。画眉:女子的一种美容方法,以黛青涂画眉形。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离别之际,赠柳而别,寄寓了深厚的惜别之情和美好的祝福之意。
起句以“霜雪”二字点题,既表明了送别之时正值严冬,又暗示了送别的双方皆已饱尝生活的艰辛。“摇落不成丝”意谓柳条虽经霜雪,仍不失其坚韧不屈之性,形象地表达了送别之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第二句写离情别绪的广泛传播:“万里歌杨柳”,既表现了歌声的悠扬哀婉,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依依不舍;而“千门唱竹枝”,则显示了民间风俗的盛况空前,同时也烘托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愿望:愿他早日成就大业,名留后世。
第三、四句则是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之情。“赠郎沾絮手”,以柳絮喻指赠别之物,言明所赠者乃柳枝,同时暗寓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依恋之情;而“羞妾画时眉”,则借女子画眉之典,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眷恋之意:我不敢轻易地描画我的眉毛,唯恐破坏了我们之间的那份真挚的情感。
诗人将笔锋一转,由送别转而赞美柳树的生命力。“何羡垂条早,空怜攀折迟”,既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又表达了对柳树顽强生存能力的由衷赞美:为何要羡慕它早早地垂挂枝条,而不珍惜自己攀折的机会呢?这两句诗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认识和人生经验的总结,既富有哲理性,又不乏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