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必元
【注释】 一岁秋过半,池亭月更明。 疏烟笼柳淡,寒露湿衣轻。 坐久微云掩,谈高浊酒倾。 穷交二三子,真见古人情。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萨都刺的十六岁生日那天,在赵氏园亭赏月。诗中描写了赏月时的景象和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首句“一岁秋过半”,点明了时间,表达了岁月如箭,时光飞逝的感慨。接着,“池亭月更明”一句,描绘了夜晚园亭中的美景,月光皎洁,照得池水也明亮起来
【注】1.田都护:即田承嗣,字君祥,唐朝名将。兆祥,即兆祥将军。2.开宝第:指田将军的府邸。3.上客:指宾客。4.柳自营边合:指杨柳树环绕着边疆。5.花从槛外看:指庭院里花开得十分艳丽,使人眼花缭乱。6.有言皆脱俗:指那些能说会道的人都是脱离尘世的。7.无剑不登坛:指没有剑就没有资格参加宴会。8.长铗:指宝剑。 田都护兆祥来薰堂宴集。 将军打开宝第大门,宾客们献上了美味佳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以及赏析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最后结合诗句内容和注释分析诗人的情感。 “寒蝉依素影”,寒蝉指的是秋天的蝉,因为蝉鸣声高亢悲切,所以古人称之“寒蝉”。这句的意思是:秋天到了,树上的蝉儿发出哀婉的鸣叫声
灵州山寺独酌 为访名山至,非因礼佛来。 衣冠曾此地,烟雨独衔杯。 风起潮初长,林深雾不开。 狂歌发归兴,短棹亦徘徊。 注释: 1. 灵州山寺:指位于灵州的山寺。 2. 名山:著名的山,这里指名胜古迹所在的地方。 3. 为访:是为了拜访。 4. 至:到达。 5. 非:不是。 6. 礼佛:佛教徒到寺庙烧香拜佛。 7. 衣冠:古代的服饰。 8. 烟雨:细雨蒙蒙。 9. 衔杯:持着酒杯。 10. 狂歌
诗篇 黄元卿过访村居二首 为农传世业,颇似鹿门居。 近市能沽酒,临溪易得鱼。 经年无过客,今日始停车。 不厌幽栖简,墙阴待著书。 译文 为农传家业,就像隐居在鹿门山一样舒适。 附近市场可以买上好酒,靠近溪流很容易钓到鱼。 一年来很少有过客,今天终于停下车来。 不厌倦在简陋的住处读书,屋檐下等待著书写自己的学问。 注释 - 为农传家业:从事农业以维持家族生计。 - 鹿门山
黄元卿过访村居二首 喜得中宵饮,因闻鸡犬喧。 烟萝三亩宅,水竹数家村。 剪烛供吟兴,烹茶续话言。 未能留信宿,安敢望平原。 注释: - “喜得中宵饮”: 高兴的是能在深夜饮酒。 - “因闻鸡犬喧”: 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 “烟萝三亩宅”: 宅院周围种满了烟雾缭绕的藤萝(萝)。 - “水竹数家村”: 村子周围有清澈的溪流和竹子。 - “剪烛供吟兴”: 用蜡烛照明来写诗。 - “烹茶续话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飞泉洞 - 上方悬瀑布:形容洞口上方悬挂着瀑布,形象地描绘了飞泉洞的宏伟壮观景象。 - 漱石欸潺潺:用“漱石”比喻水声如同在洗刷石头,而“欸潺潺”则形容流水声如歌。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悠扬的氛围。 - 潭似沉金锁:以“沉金锁”喻指潭水之深,暗示着飞泉洞内潭水之清澈与深邃。 - 猿疑带玉环
【注释】 1.白塞:指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时,匈奴王欲刺杀他。白塞,即白刃,比喻杀身之祸。烽烟:古代边防巡逻所放的烟火。 2.望断:极目远望。 3.冶色:艳丽的容颜。容:容貌。 4.苦声:哀婉动人的歌声。 5.君王:皇帝。 【赏析】 《明妃曲》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女子被抛弃、被掠夺,以及思念故土、怀念亲人等。这首诗就是一首写汉代宫女被迫嫁给匈奴王,远离故土,怀念故国的故事
谒六祖禅师 久坐但参禅,风幡任往年。 欲知不二法,别自有三天。 慧火乾坤尽,皈心海月悬。 西来无所事,何用七灯传。 注释: 1. 久坐但参禅:长时间地坐着只是专心致志地修行禅宗的教义。 2. 风幡任往年:风吹动的幡旗随处飘扬,就像年复一年过去一样。这里的“年”指的是佛教中的四时,象征时间的流逝。 3. 欲知不二法:想要理解真正的佛法,它不是二元对立的(即非此即彼的概念)。 4. 别自有三天
【注释】 绿草临平岸:绿色的草地延伸到水边。 渔舟遍大堤:渔船遍布在堤坝上。 雨中邻火暗:雨中的邻居的灯火暗淡。 云外远峰迷:云雾之外,远处的山峰显得模糊不清。 蓑笠时堪负:蓑衣和斗笠有时可以负担得起。 家醪恨少携:家里酿造的美酒太少了,难以携带。 歌声何处发:不知何处传来了歌声。 山店野桥西:位于山里的旅店,位于荒野的桥梁。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雨夜泊于石门,宿于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