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与思
注释: 1. 指上冰弦湿未调,白头司马恨难消。 2. 空将南陌如丝柳,折送行人度洛桥。 译文: 青楼里的怨女对爱情的失落和失望,就像琴弦上的水分还没有干透一样,无法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而白发苍苍的司马氏却因为无法挽回的爱情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悲伤。 青楼里的怨女看到南面的小巷中那如丝般柔美的柳树,不禁想起了曾经与情人在这里相会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慨。于是,她决定将这美好的回忆折成柳枝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弱柳双双度晓莺:“弱柳双双”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两只柔弱的柳枝随风轻摆,“度晓莺”则形象地描述了黄莺从黎明开始就欢快地飞过。 - 当尊残月拂波明:“当尊残月”指的是即将消逝的月亮,“拂波明”形容月光在水面上泛起的微光。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结束的瞬间。 - 座中客自悲将别:坐在聚会中的客人因即将离别而感到哀伤。 - 好为殷勤唱渭城
诗句“无题其二”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创作的七言绝句,其原文如下: 1. 城头鼓角动微寒:描述了城头上的鼓声和角声响起,带来了一种寒冷的气息。这声音可能是战争前的紧张气氛或者是某种仪式的一部分。 2. 绣户香烛影残痕:描绘了绣户(即精美的帘幕)中香烟缭绕,烛光摇曳,留下的痕迹。这里的香气和光影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显哀伤的画面。 3. 醉里不知身是客:表达了诗人在酒醉状态下的迷茫与不自知
【注解】: 1. 银烛双垂(yín-zhú shuāng chú):银色的蜡烛,下垂着。 2. 午夜花:指夜晚盛开的花。 3. 尊前:酒桌前。 4. 高歌一曲愁行路:高声歌唱一曲,表达旅途中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5. 苍山未是家:形容路途遥远,家乡尚远,难以归来。 【译文】: 银色的蜡烛映照着夜晚盛开的花,酒杯面前离别思念寄托在琵琶上。 高歌一曲抒发了旅途的愁思,但四处皆是连绵的山峦
【解析】 此诗是一首乐府歌辞,内容描写了一位年少的男子在酒宴上豪饮的情景。 【答案】 注释译文 (1)满:满盈 (2)胡姬:古代对来自西域女子的称呼。据:占据;床头:床上。 (3)慷慨:意气风发的样子。 (4)坐中:指在座的客人中。谁家子:指谁家的子弟。 (5)应:应当。商歌:商调歌曲。湿蒯缑:泪湿了身上的箭袋。蒯缑:箭袋。 赏析: 此篇为《乐府诗集》所载之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送朱生入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第1-2句: 渴虹饮溪溪怒斗,摩空削壁芙蓉瘦。 - 关键词解释: “渴虹”指的是渴望如彩虹一般美丽的景象。“怒斗”形容水流激烈地冲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水势汹涌、激荡的山水画卷。 - 赏析: 这里的“渴虹饮溪”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同时也暗喻了对友人朱生即将踏上征途的期待。 第3-9句: 中流诘屈翻鼋鼍
注释:我坐在灯光下端着浊酒,空庭中寒冷的颜色渗透到我的皮袍。我们不应该因长时间分别而感到怜惜,不要让离别的相思劳烦你织成锦绣般的锦衣。 赏析:诗人在诗中借物抒情,借华灯和绨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坐对华灯引浊醪”中的“坐对”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华灯的情景。“引”字则表现了灯光的温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空庭寒色入绨袍”中的“空庭”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而“绨袍”则是诗人的旧衣裳
口占别廖君文冈 如同你官罢一身轻,我也抛弃世上名。 临别赠送你云水情趣,保证让你颔下长出黑须生。 注释: 1. 口占:指口头吟咏。 2. 文冈:指文天祥(文山),南宋抗元英雄,被俘后坚贞不屈,被杀害于大都。 3. 如君:对朋友的敬称。 4. 身轻:指身心轻松。 5. 我亦今抛:我现在也抛弃了世俗名利。 6. 抛:放弃;抛弃。 7. 世上名:指世俗的名声。 8. 授云水趣:赠送云水之趣,即送别。
【注释】 赋就:作诗赋。归来一酒徒:醉心于诗歌的诗人,自称是归隐山野的一介布衣。白云秋色总堪呼:白云和秋色总是令人向往。那能:哪能。饱尽长安米:耗尽京城里的粮食。老向君王乞鉴湖:年老时向皇上请求赐给鉴湖的一块地来种莲。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他以隐居山林自得其乐,对官场生活已厌倦透顶,因此,在这首诗中,他对那些趋炎附势、追逐名利之徒,以及那些为五斗米折腰,而身不由己的庸俗之辈
【注释】 西施:春秋战国时期美女,姓施,名夷光;字子贱。相传她在苎萝山隐居,常浣纱于江中,后人称她为“浣纱女”。 吴宫:古代吴国宫殿,即今苏州市一带古时属吴国。 五湖:泛指太湖。 艳色:美丽的容貌。 缘:因为。 侬家:我家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在浣沙女子的自述,表现了她对美丽容颜的自豪和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于美的追求与崇尚,以及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