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注释】 玉林:作者的别墅。 止:停息,停留。 机心:指世俗的欲望之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白鸥自由自在地飞来停在茄下啄食的情景。白鸥日飞来,止我茄下食。不但无机心,回旋似相识。 诗人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鹭翱翔于碧空之中,时而低飞掠过碧绿的菜畦,时而盘旋于茄子花下,啄食着甘甜的果实。这白鸥的举止,不露声色,不露形迹,更显得从容、安详,悠然自得。白鸥与主人相安无事地共处
```text 青几上云生,素屏间泉落。 若个堪招隐,何须更买山。 ``` 译文: 在青绿色的几案上,云气升腾缭绕; 在素洁的屏风之间,泉水静静流淌。 谁需要隐居山林来寻找心灵的归宿? 何必非要购买一处山野之地才算是隐居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首句以“青几上”与“素屏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幽雅致的环境。第二句“云生”和“泉落”
《玉林杂咏》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作品,其中“凿井得海眼,清冷味如雪。青丝转辘轳,下汲秦淮月。”这一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诗句原文: 凿井得海眼,清冷味如雪。 青丝转辘轳,下汲秦淮月。 - 关键词注释: - 凿井得海眼:凿井(挖井)获得了一个像海一样深的水源。 - 清冷味如雪:水的口感清新且寒冷,仿佛雪一样。 -
【注释】 玉林,地名,今安徽泾县。 萧疏:指风吹竹林的声音。 丈人:指老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兀坐:端坐,长时间地坐着。 抱瓮:指用陶罐来盛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的是一个春天的傍晚,一位老翁在自家菜园边长满青竹的山坞中,坐在石凳上,手捧一只陶罐去打水的情景。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生活图。 首句“夜听萧疏响”,点明时间是夜晚,“萧疏”两字形容风声
【注释】 隐园:即隐士的居处,指诗人的住所。杂咏:随意吟咏,泛指诗歌创作。十七首:这里指《玉林杂咏》共十七篇诗。 苍莽:形容山势、地势等广大而荒凉。风月:自然景色。登临:登山临水,观赏风景。 【赏析】 此诗写隐园的山水之美。六朝遗墟,长江流古,自然景致苍茫壮阔,令人心旷神怡;高台之上,自可览风观月,不废我登临。全诗以“玉林”为题,既点明隐者的居处,又暗示了其志趣,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注释】: 玉林:山名。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南。隐园:指陶渊明的宅院。杂咏:指诗歌中不拘格律、体裁,内容杂乱无章者。清池:清澈的水塘。罨画:绘画。苹末:浮萍的尖端。葛巾:葛布头巾。自慵整:自己懒得整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清池中的白鹅浴着羽毛,水面上映出美丽的影。第三句写浮萍的尖儿吹来一阵清风,使人感到十分清爽
【释义】这两句是说,玉林之水清澈明净,可以洗涤尘垢。 【赏析】玉林的泉水清澈,洗濯万物,犹如在万丈之上照临一切。 【注释】玄珠:即“玄珠水”,相传为西晋隐士许逊所炼丹炉中之水。得之在罔象:传说罔象能取玄珠。罔象:神话中的神兽名。回照:指日光照射。万形:指万物。霄壤:天与地。 【译文】 玄珠本难求,得之在罔象。 万形自霄壤
【注释】 秋雨:秋天的雨水,即初秋时的雨。 集清泉精舍:指作者所居的精舍。 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唐人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写山中夜雨情景,“灯下草虫鸣”与“山果落”,是其时物候。 【译文】 秋雨淅沥洒满清泉旁的精舍,仿效唐人张志和《渔歌子》里“雨中山果落灯下”的韵,我写下了这首诗:“芳树日凋零,为怨秋风薄”。 只有那深山中的隐者,对四季的变换并不关心
【注释】: 采桑南陌头, 采摘桑叶的地方。 罗绮娇青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娇艳的罗绮。 使君停五马, 县令停下马来。使君,旧时称县令;五马,古代官吏所乘的马;这里借指县令。 不是冶游人, 也不是那些游荡寻欢作乐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的名句。诗中的“子”,指诗人的朋友李同;“次甫”是他的字。全诗写于诗人送别友人李同之时,诗中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意。 首句写景:“采桑南陌头,罗绮娇青春
一双余隙地,种此青琅玕。 夜静疑风雨,萧森万籁寒。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玉林种植的青琅玕(一种珍贵的树木)在夜晚寂静中生长的景象。"一双余隙地"形容种植的地方很珍贵,"种此青琅玕"则是说种的是珍贵的青琅玕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夜静疑风雨,萧森万籁寒。 注释:这句诗描述的是夜晚的宁静景象。"夜静"指的是夜晚的安静,"疑风雨"则是在寂静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