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
奉寄总河张公 张公鸾凤文,孤轩试为宰。 酌水重吟诗,下车先泣罪。 五穗恍临仙,六年庶无馁。 灏气振高天,膏脂留大海。 社稷并尸祝,朝堂吐丰采。 妖氛斥琐闼,寅清肃寮寀。 节钺镇吴门,旌旄新壁垒。 如投公瑾醪,累奏伯言凯。 囊末尽得见,硕肤每隆礼。 兵吏各怀恩,感激至流涕。 金汤巩天堑,东南归恺悌。 转漕萧相功,奏牍山公启。 民隐亦既恤,士类尤得体。 急捕射工尽,屡伐鲸鲵徙。 锄莠育良苗
莫愁曲 茸茸沙树烟,沙白高如山。 青山摇水动,欢去几时还。 注释: - 莫愁曲: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曲子。 - 茸茸沙树烟:形容沙树林中烟雾缭绕的景象。 - 沙白高如山:描绘了沙山的白色和高耸入云的特点。 - 青山摇水动:以山青水动的画面,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 欢去几时还:表达了离别时的哀伤和不舍。 - 山青有时绿:描述了山在四季中的不同景色。 - 摇橹声相续:描述了船只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释义】 欢闻变歌,欢闻:听到喜乐之歌;镜破面自圆,比喻欢乐的歌声,如同镜子破碎后重新组合起来一样;谁能破侬面,谁能打破我的面容?侬:我。侬:古时对妇女男子的尊称;天地纵反覆,天地虽然有反常的变化,但我和欢乐是永远相见;侬亦与欢见,我也是和欢乐相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作者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心情十分痛苦,因此借欢歌来抒泄自己的苦楚。诗中以欢歌为题,表达了在战乱中的苦闷心情。
【注释】 1. 花红人发黑:形容女子容颜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并学会结合诗句体会诗意,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要分析诗中景、情等表达技巧,领悟景物的描写作用,以及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善哉”是赞叹,“行”“善哉行”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与总结. (2) “人生百年,昼夜平分”:人生在世只有一百年时间
《懊恼歌三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欧必元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纠结与痛苦。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1. 织成鸳鸯合欢被: - 织成:指的是用丝线或棉线等材料手工编织而成。在古代,这种工艺往往需要精细的工作和长时间的劳动。 - 鸳鸯:一种美丽的水鸟,常被用来象征夫妻之间的和谐与恩爱。 - 合欢被:即由一对鸳鸯图案制成的被子
《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著名诗篇,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饮酒的无限向往。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1. 糟如丘,曲作尘。送花落,迎花新。笑君不饮,何以为亲。 -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绘了酿酒的场景,酒糟堆成小山,酒曲已经变成尘埃。接着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说“送花落,迎花新”,表达了无论花开花谢,他都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 第二句提到“笑君不饮,何以为亲”,这里的“君”指的是朋友或同伴
【译文】 狂风吹灭烛光,房栊映飞雪。 你解开衣襟莫畏寒,我对你情意自温暖。 【注释】 子夜歌:乐府《相和歌辞》篇名,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狂风灭:指狂风卷起帘幔,使烛光熄灭。 房栊:门户。 解衣:解除衣襟。 莫畏寒:《诗经·卫风·伯兮》:“不显君身,微劳心苦。”这里反用其义,言不必因严寒而畏缩。 见侬情自热:见到我,你的心自然暖热起来。 【赏析】 此为《子夜歌》之一。《古今乐录》云
《懊恼歌三首·其一》 欢初恋侬时,夜夜门前立。 今日欢弃侬,对人不敢泣。 注释: - (欢喜)初恋我的时候,每天夜里都站在门前。 - (遗憾)现在欢被我抛弃了,面对别人都不敢哭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欢初恋”和“欢被弃”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因爱情受挫而陷入痛苦挣扎中的人形象。诗中的“夜夜门前立”与“对人不敢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爱情对一个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注释】 懊恼歌三首:即《懊恼曲》三章。懊恼,是古代的一种乐府诗体。 开门认欢船(船):指送别的船只。 行前笑相语:在出发前相互谈笑着告别。 春风打布帆:布帆被风吹得飘扬起来。 回头下滩去(滩):指江河中的险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时的情景的词。上片写离别时的欢乐场面;下片则写别离后的惆怅情状。“懊恼”二字点明了全词的中心题旨,抒发了送别友人而产生的烦恼心情。这首词的意境清新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