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
梦入霓裳已六秋,须眉那似旧风流。 惟宜三竺寻僧去,双桨逢君亦少留。 注释:已经经历了六年的梦境,梦中的景象与过去的风采完全不同。现在应该去拜访僧人在三竺寻找他们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万茂先斋头得高丽纸一幅乃姜燕及学士使朝鲜归所贻予从陈士业饮过宿茂先因为作画并题其上时朝鲜已为东□所灭 万茂先斋头得高丽纸一幅乃姜燕及学士使朝鲜归所贻予从陈士业饮过宿茂先因为作画并题其上时朝鲜已为东□所灭 注释:1. 万茂先斋头(wàn mào xiān jī chǎng):万茂先家中书房。2. 高丽纸(gē lán zhǐ):一种产于朝鲜的纸张。3. 乃姜燕(ní
诗句如下: 几转溪香一色风,家家荷气与君同。 还凭百尺高楼力,缩得西山到坐中。 注释: 1. “几转溪香一色风”:这句话描述了一幅宁静的湖溪景象。其中,“几转”意味着湖水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跳舞;“溪香”指的是溪水散发出的清新气息;“一色风”则是指整个湖面上都弥漫着这种和谐而统一的感觉。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2. “家家荷气与君同”
诗句释义:词客人人杜牧才,停桡都为郑庄来。 译文:诗人在船上停下,是为了拜访郑庄。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船上停下,是因为有重要的人物来访。郑庄可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者或者朋友,他的到访让诗人放下了手中的事务,准备迎接。"词客"指的是喜欢作诗的人,这里的诗人可能也是一位诗人,他在这里停船可能是因为有客人来访,需要准备迎接。整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热情好客和对郑庄的敬重之情。
【注释】尽着:穿着。冰纱:指轻薄透明的冰绡衣,泛指薄如冰纱的轻衫。 柳阴:指柳树成荫的地方,这里指河边。燕交飞:燕子在树枝间飞翔。 河房:泛指河边的官署或民居。倚遍:倚在……旁边。 夜扣城门:夜里敲门。趁队归:随同队伍一起回家。 【赏析】 《灯船曲四首》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元宵节观灯的热闹场面,通过“河房”、“柳阴人与燕”的对比,写出节日的繁华,以及诗人对这种繁华的喜爱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一: - "童女三千":描述了一个数量众多的童女。 - "别样装":她们身着特别的服装或装扮。 - "蓬山殿脚":蓬山的殿脚,可能指的是神仙居所或者某个特定的场所。 - "曳云航":形容她们轻盈地行走在云端之上。 注释:描述了一群穿着特别、姿态飘逸的童女在仙境中的行走情景。 2. 诗二: - "麻姑笑倚烛龙树":麻姑,传说中的仙女;烛龙,神话中的火神或太阳神。
枯柳桥头壅白沙,酒旗何处问啼鸦。 逢君又望都门去,昨夜邮亭剩几家。 注释:枯柳桥头堆积着白色的泥沙,不知道是哪里的酒馆悬挂着酒旗在向乌鸦传唤。每次见到你我都望着都门的方向离去,昨天晚上的驿站还剩下几家人居住
《赠吴澹如二首》是明代黎遂球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两首。第一首描绘了小阁初开时绣佛成的景象,自悬鹦鹉坐传经的情态;第二首则写了何人红豆相思谱,得入华严字母声的寓意。 诗句原文与翻译: - 第一首译文: 小阁初开绣佛成, 自悬鹦鹉坐传经。 何人红豆相思谱, 得入华严字母声。 - 第二首译文: 小阁初开绣佛成, 自悬鹦鹉坐传经。 何人红豆相思谱, 得入华严字母声。 注释解析: 1.
恭承宗伯陈秋涛师移惠双桐树子当春深畅生赋诗奉谢 惭愧劳薪入爨声,长安犹问破琴名。 新栖又长双桐子,珍重南枝慰月明。 注释:惭愧因为劳累而做饭的声音,还被询问破琴的名声。在新的栖息地又结了双生子,珍贵地珍惜着南枝来安慰月亮的光明亮。 译文:惭愧因为劳累而做饭的声音,还被询问破琴的名声。在新的地方又有了两个孩子,珍贵地珍惜着南枝来安慰月亮的光明亮。 赏析
【注释】1.灯船:又称花艇,是古代元宵节的一种娱乐活动用具。2.笙箫檀板:泛指音乐。3.包郎手: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字希仁,北宋时期政治家、清官,以刚直不阿而著称。4.彩奇:即花灯。 【译文】画舫上纱笼映着灯火旗,笙箫声中伴着檀板轻拍。春风最擅长包拯的手,不羡慕当年剪彩的奇景。 【赏析】《灯船曲四首》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时,人们在灯火照耀下的游园赏灯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