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这首诗是杨虞坡的诗,题目是《答同年杨虞坡》。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齿饮忆初年,心期阻别筵。 从兹鹏路隔,那复雁书传。 侪伴村中牧,形骸榻上禅。 隐居山是癖,桑户病无痊。 讵意劳华省,相思寄锦笺。 投琼惭报称,织罽感荣缠。 骥尾吾惭附,鸿声尔具全。 中兴天启圣,大雅岳生贤。 妙质金辞冶,雄才剑割铅。 器凝偏镇躁,志敏善攻坚。 削牍尚书署,褰帷司马权。 九边清虎落,万里断狼烟。
注释:晏母孤节 其二是说,我自怜先人志未酬,教导儿子游学谒诸侯。 试看官为题门日,何似宾来截发秋。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母亲逝世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哀思以及对母亲教诲的感念。 首句:“自怜先人志未酬”。这是说,我自怜先人志未酬,即感叹自己未能实现先人的遗愿。这里的“先人”指的是作者的母亲,而“志未酬”则是指母亲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 第二句:“教儿游学谒诸侯”。这是说,我母亲教导我游学谒诸侯
【注释】1.葵花:即向日葵。2.报道:这里指告知,通知。3.泾(jiāng)斜:指斜阳。4.早至:早到。5.未开花:即尚未开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一诗中的第三句。这首诗全诗如下: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山色向晚惟晴翠, 江流一道月华白。 乐游原在咸阳城西南,是唐穆宗长庆年间的著名游乐场所,因唐敬宗常在此宴游而得名。李商隐曾作《乐游原》诗,抒发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
题陈抟睡图 当年曾买三峰住,丹诏犹闻下九霄。 鸟是逃名渐不早,未须远避圣明朝。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日子,指从前或年轻时。 曾:曾经,有过。 买:购买,选择。 三峰: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 丹诏:指皇帝的任命书或诏书。 犹闻:仍然听到,表示对过去的某个事件还记忆犹新。 下九霄:形容官职高升,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
【注释】 君家:指李汝。盘谷: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市。街东:街巷的东头。五渡:古水名,源出陕西,流经洛阳、新安等县。棹(zhào):船桨。南浦:南面的河滩。晓来:清晨。烟水:指水气蒸腾,雾蒙蒙的水色。故乡:指作者的故乡南阳郡,这里泛指故乡。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题下注“赠李汝思南昌新居”,是说这首诗是为朋友李汝的南昌新家而作,故诗中的“君家”即指李汝。开头四句写送别时的场景
【注释】 乡关:指家乡。惊:惊动、惊扰。十年:十年的离别。更:改变。惟有:只有。杨柳色:指柳树的颜色和样子。春风不改旧时清:意思是柳树的颜色和样子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赏析: 《客归》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诗,全诗通过描写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久别家乡,归来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只有门前的杨柳依然保持着它那熟悉的颜色和样子,使作者深感欣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注释:听说剑阁倚着天边青色,那曾是当年凿山时五丁力士。等待你回来能描绘出万峰的形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首句“传闻剑阁倚天青”写剑阁的景色,用“传闻”两字,写出了诗人对剑阁的向往之情。第二句“曾是当年凿五丁”,则点明此诗题中的“国光侄”,是说当年五丁开山的故事,暗示国光侄有开凿剑门山的本领。后两句则是赠给国光侄的话,鼓励他到蜀地去开凿剑门山
诗句注释翻译及赏析 解析经典诗歌,领略诗意与文化之美 1. 诗句原文 天池寺 㒹仙丹成献明主,半留天池人莫取。 出岫常为一片云,有时解作千峰雨。 2. 诗句翻译 - 天池寺 仙丹成功献给明主,一半留在天池,人们不要拿走。 云雾常常是一片,有时变成千峰大雨。 3. 关键词注释 - 仙丹成献明主:指的是一种神奇的药丹,被用来献给明君或皇帝。 - 半留天池人莫取:表示这仙丹有一半留在那里
梅溪 其一 梅溪,是诗人自喻。此诗是其《梅溪杂咏》中的一首。首句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次句写梅花开放时,作者经常在洞边题咏,但缺少的是花前流水的陪伴。第三句以反诘语气说:“我笑缺水你缺梅。”末句则说世间美好的事物,谁能与之相比? 注释译文赏析: 梅溪,是诗人自喻。此诗是其《梅溪杂咏》中的一首。首句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次句写梅花开放时,作者经常在洞边题咏,但缺少的是花前流水的陪伴。第三句以反诘语气说
文殊台位于河南省境内,是一处著名的文化景观。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文殊去后祇空台:文殊菩萨离开后,留下的只有空空的台子。这里的“文殊”指的是佛教中的智慧之神,而“空”则表示无人或物的痕迹留下。台子虽然被留下了,但其原本应有的热闹和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了空旷与寂静。 2. 台上优昙更不开:优昙花在台上也未能盛开。优昙花是一种稀有且美丽的花卉,其象征意义在于稀有之物的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