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自笑念庵》,其翻译和赏析如下: ``` 四字吟昼睡戏书与世光子效康节体 自笑念庵,终何干济。 半生辛勤,此日懒肆。 闲不逾大,行不矜细。 高不近名,卑不营利。 日午北窗,倦则假寐。 不浴而凉,不饮而醉。 问年几何,四十九岁。 昨非已遥,后善何计。 稚子闻之,以语为戏。 俟其稍长,问以知未。 ``` 译文: 在诗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江郎山 乾坤突起郎峰巅,千古万古只屹然。 壶觞追逐人易老,景物依旧年复年。 我来自叹登临晚,抱石枕向峰头眠。 万松树上独鹤立,佛堂人静孤灯悬。 梦觉起来幽兴发,朗然卓笔题数联。 钟鼓洞,虎跑泉。 胡为时作笙声响,却为昼夜流涓涓。 请君试问一字天,我亦不知所以然。 峰头夜半白云散,但见孤月当空悬。 注释: 乾坤突起郎峰巅,千古万古只屹然。 壶觞追逐人易老,景物依旧年复年。 我来自叹登临晚
诗句释义 - 霜崖辞:这是一首表达孤独和自省的诗。 - 有穹者崖,严霜在道: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崖,山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霜。 - 身无完裳,腹不宿饱: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没有多余的衣服可以御寒,也没有足够的食物供自己食用。 - 孰馈我食,孰授我衣:询问谁来供给食物和衣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难的无奈和对帮助的渴望。 - 援崖履霜,不知寒饥:描述诗人行走在悬崖边,脚下踩着结满冰霜的地面
【注释】 1. 对镜:指照镜子。2. 前辛之年:即前一年(辛丑年)。3. 始加汝冠:开始为汝加冠。4. 后辛之年:即后一年(辛卯年)。5. 恐华汝颠:担心你的头发会掉光。6. 冠不复丱兮:不再戴四角的帽了。7. 华不复青:头发不再那么青翠了。8. 嗟嗟念庵奈汝形:唉,我思念你那消瘦的形体。9. 庵、汝:代词,均指“你”。10. 形:形体。 【译文】 前一年(辛丑年)的时候,你开始加冠。
辛丑年正月二十五日燕旅之子出生孟春时节,玄枵为辰。 阳光明媚,照耀着春天。 寒风停止,露水滋润。 今天是初子诞生的日子。 听到他的哭声,声音洪亮。 看到他的容貌,十分可爱。 邻家的老妇人说,这是一个吉祥的婴儿。 太阳认为,这是一个吉利的婴儿。 可以长寿考。 在燕子的地方,在旅人的家里。 给他取名,记录他的经历。 要谨慎你的言行,不要犯错误。 你的行为端正,不要让我丢脸。 千里之遥聚集在一起
昭君词六首 罗洪先笔下昭君情与景 1. 使臣何日发长安,乍到边头可奈寒 - 诗句解读:此句描绘了出使者初抵边关时,遭遇的寒冷天气。反映了诗人对远行者艰辛旅途的同情。 - 关键词注释:使臣,古代指派遣去执行某种任务的人。长安,古都,今陕西省西安市。 2. 多谢监宫频慰藉,得恩何似得归难 - 诗句诠释:感谢监宫的频繁慰问,但归国之难更胜于得到恩宠。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个人归家的艰难权衡。 - 赏析
官军谣 官军四百数不足,衣甲鲜明好皮肉。 朝游江上簇军营,夜向城头攫人屋。 县官供应间迟速,虎符日日相迫促。 白沙乡兵御奔突,兵家胜负多番覆。 月落荒村鬼夜哭,桥头一矩明于烛。 剪衣谁作招魂曲,铃阁将军睡方熟。 注释: - 官军:指军队。 - 四百:数量词,表示四十人。 - 数不足:数量不够。 - 衣甲:指士兵的盔甲和衣服。 - 鲜明:形容鲜艳。 - 好皮肉:形容士兵的皮肤保养得好。 -
【注释】 后园:庭院。 南村云雨北村晴,晴鸠雨鸠更互鸣。——指天气的变化。南村:南方的村庄。北村:北方的村庄。 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以“我”在桃花深处行走来形容自己对世事的超然,表达了一种闲适和自在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后园》。全诗共四句,前三句描绘了不同村庄的天气变化,以及人们在雨中行走的情景,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
诗句释义:愁向胡天别塞垣,一闻南雁一销魂。 昭君的愁思如同被风吹散的云烟,她站在塞外的城墙上,望着遥远的北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哀伤。每当听到大雁南飞的消息,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痛,泪水不自觉地滴落下来。 译文 愁绪随着胡天而远,在塞外分别之际,每听到南归的大雁一声声啼叫,都让我肝肠寸断。我虽然渴望能够像明亮的月亮一样陪伴在君王身边,却始终难以开口诉说我的心意。 赏析
诗句释义: 1. 访两峰师泉梅园三舍山中:此句表达了诗人访问位于山中的两位高僧(“两峰师”和“泉梅园三舍”可能是对两位高僧的称呼)的情景。 2. 二月松华未上枝:描述了在二月时节,松树还未长出新芽,意味着春天尚未到来。 3. 石桥流水去迟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石桥下的溪流缓缓流淌,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4. 东家酒熟西家醉: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户人家饮酒作乐,而该人家的主人已经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