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何日发长安,乍到边头可奈寒。
多谢监宫频慰藉,得恩何似得归难。

昭君词六首

罗洪先笔下昭君情与景

  1. 使臣何日发长安,乍到边头可奈寒
  • 诗句解读:此句描绘了出使者初抵边关时,遭遇的寒冷天气。反映了诗人对远行者艰辛旅途的同情。
  • 关键词注释:使臣,古代指派遣去执行某种任务的人。长安,古都,今陕西省西安市。
  1. 多谢监宫频慰藉,得恩何似得归难
  • 诗句诠释:感谢监宫的频繁慰问,但归国之难更胜于得到恩宠。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个人归家的艰难权衡。
  • 赏析:罗洪先是明代著名学者,其诗词作品多有佳作。本诗通过对比“得恩”与“得归”,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与个人情感的矛盾心理。
  1. 遇得花枝那忍弃,弃时容易遇时难
  • 词句解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表达了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心理。
  • 赏析:罗洪先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出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1. 长秋才引到帘前,名姓谁知外国传
  • 诗句阐释:描述的是皇帝才将使者召至帘前,名字却已传至遥远的异国他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使者的辛苦和无奈。
  • 关键词解释:长秋,古代宫廷中的一个区域,此处可能指皇宫中的某个角落或宫殿。卷,窗帘。引,召唤。名姓,名声和姓氏。
  1. 记得君王回盼处,肯令相识不相怜
  • 诗歌解读:诗人回忆起君王曾回眸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和不舍。然而,他也明白,君王可能因为国家的需要而无法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怀和怜惜。
  • 赏析: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作者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君王无尽的思念和对国家责任感的强烈感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1. 赏析
  • 《昭君词六首》是罗洪先的作品,本页面为您提供昭君词六首的原文翻译、赏析、注释讲解等内容。
  • 罗洪先是明代的著名学者,他的诗词作品多有佳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此诗通过对比“得恩”与“得归”,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与个人情感的矛盾心理。
  1. 译文
  • 使臣何时从长安出发,刚到达边疆就感到刺骨寒风。
  • 感谢监宫多次安慰,但是回国的困难比受到恩宠还要难。
  • 遇到美丽的花朵怎能忍心丢弃,放弃时容易遇见时难。
  1. 赏析
  • 罗洪先的这首词以其深情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通过描绘出使臣在边关的艰苦生活以及他对国家的责任和情感的纠结,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伟大形象。
  • 词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深度,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种深入骨髓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词成为了罗洪先诗歌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