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念庵,终何干济。
半生辛勤,此日懒肆。
闲不逾大,行不矜细。
高不近名,卑不营利。
日午北窗,倦则假寐。
不浴而凉,不饮而醉。
问年几何,四十九岁。
昨非已遥,后善何计。
稚子闻之,以语为戏。
俟其稍长,问以知未。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自笑念庵》,其翻译和赏析如下:
四字吟昼睡戏书与世光子效康节体
自笑念庵,终何干济。
半生辛勤,此日懒肆。
闲不逾大,行不矜细。
高不近名,卑不营利。
日午北窗,倦则假寐。
不浴而凉,不饮而醉。
问年几何,四十九岁。
昨非已遥,后善何计。
稚子闻之,以语为戏。
俟其稍长,问以知未。
译文:
在诗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他自嘲地说自己像“念庵”一样,终究无法干出一番大事。他在诗歌中讲述了自己的一生,从年轻时的艰辛奋斗到现在的懒散生活,他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闲适而不张扬,行事谨慎而不拘小节。他还提到自己不喜欢追求名望,也不愿过分追求利益。到了中午时分,他会躺在北窗下打盹儿来消暑。他不沐浴也能感到凉爽,不喝酒也能喝到醉意。当被问到自己的年龄时,他回答说已经是四十九岁了。他已经忘记了过去的错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最后,他的孩子听到这些话语,觉得很有趣,于是用这些话来玩耍。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们可以一起探讨这些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宋诗风格的作品,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超然物外的思想。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哲学。诗中的语言平实易懂,但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这首诗也是一首哲理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