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义
【注释】 谄耳:讨好听奉。笙簧:笙和管乐器的金属簧。 睍睆(shǎn huàn):形容水鸟鸣声细碎而婉转。 间关:形容声音抑扬顿挫,宛转悦耳。 含愁:指美人的愁容。 倩:请求,希望。 子夜情:即子夜歌,是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赏析】 此诗写一位美人在春将尽时,倚栏凝望月色,因思恋之情而生愁绪,故作娇啼以惊梦,最后以“倩尔能言子夜情”的恳求,表达对爱人的深情厚意。全诗语言明快流畅
玉砌霜华映杼明,金梭潜度杳无声。 西河洒送牵牛泪,东壁窥忙折齿情。 蟋蟀三秋吟转促,鸳鸯一日样初成。 纵横若有璿玑字,好待襄阳遣驾迎。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玉砌霜华映杼明,金梭潜度杳无声。” - 注释: “玉砌”指精美的石阶或台阶,通常用来象征高雅和纯净;“霜华”指的是霜降时的美丽景象;“杼明”可能指织布时的明亮光线或明亮的灯光。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景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美人诗二十二首·其十一》。下面逐句翻译和赏析这首诗。 译文: 桂楫兰桡装载着华丽的丝绸,涛声与花影迎风起舞如银河倒映。 春风轻拂水面,秦淮河水清澈如镜,月光洒在鄂渚的波光上。 鱼儿惊骇美丽的容颜,翻跃于浪尖消逝无踪,海图新绘饰以游鱼穿梭其中。 中流锦幔横飞速度飞快,两岸观者侠少众多,欢声笑语不断。 注释: 1. 桂楫兰桡:用桂木和木兰木制成的船桨
高秋月皓片霞稀,倚月人如湿又非。 缃袂带风长耐冷,绿鬟凝露独慵归。 香浮碧落疑灵药,彩漾瑶阶见羽衣。 几处关山别千里,相思一夜共清辉。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高秋月皓片霞稀”:这句描述的是高秋时节明亮的月光和稀疏的云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美的氛围。 2. “倚月人如湿又非”:形容人物在月光下,似乎被湿润的气息包围,但又不是真实的水珠,而是月光带来的凉意或某种情感的象征。 3.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十二) 绡帐荧煌半掩閛,流苏闲倚对缸明。 徐吾静室方同绩,楚嫔华筵未绝缨。 影借木难心与照,光摇阳燧色加荣。 娇慵不入荆王梦,护惜灯花俟晓更。 【注释】 - 绡帐:一种精美的丝绸帐子。 - 荧煌:形容灯光明亮耀眼。 - 半掩閛:半遮掩着的嘈杂声。 - 慢倚:轻轻依偎。 - 缸明:明亮的铜缸。 - 同绩:一同织布工作。 - 楚嫔:楚地的嫔妃。 - 华筵:豪华盛大的宴席。 -
美人诗二十二首 璠匣晨开共目成,徘徊含笑待逢迎。 鸡头暗露差无语,蝉翼如飞绰有情。 翻讶蛤帱空借彩,宁教蟾府独为清。 相看姊妹传神处,不辨乔家大小名。 注释: 璠匣:美玉制成的盒子。 璠匣晨开:《楚辞·招魂》中有“琼玖错杂,瑇石珌卢”之句,王逸注云:“瑶、玖,美玉。”这里指美玉的盒子。 璠匣共开:指男女欢好之时,美玉的盒子打开,互相对视。 共目成:互相凝望,表示彼此心意相投。 鸡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光处处可游欢,有女探春耀绮纨。 - 译文:春天的景色无处不在,让人感到愉悦,有个女子在春天里游玩,她的衣服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绚烂的彩霞。 - 注释:“探春”即赏春、游玩,“耀绮纨”形容衣服的颜色和质地都非常华美,如同丝绸般闪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愉快地游玩的情景,通过“探春”和“耀绮纨”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女子的欢乐心情。 2.
骨节玲珑动绮香,从容横渡画杠长。 鼋鼍背印金莲缓,螮蝀腰聆玉佩玱。 柳岸远遮迎月扇,桃波低半映霞妆。 含情欲候牵牛至,来往天河鹊一行。 【注释】 1. 骨节:指人的骨骼。玲珑:形容精美细致。绮香:指美女的香味。 2. 从容:悠闲自得的样子。横渡:泛舟渡河。画杠:用彩绘装饰的栏杆。 3. 鼋鼍:大鱼名,背上常有花纹。金莲:金色的莲花。缓:缓慢。 4. 螮蝀:一种水生动物,形状像螃蟹。腰聆
【注释】 秀:秀丽。芳:花草。行:走。雕阑:雕刻的栏杆。珠履:指珍珠鞋。斜枝:指梅花树枝斜生。羯鼓:一种击打乐器。羯鼓声催人快舞的意思,这里指催促美人起舞的声音。 【赏析】 《美人诗二十二首》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组诗描写的是美人在梅林中赏梅的情景,全诗以梅为媒介,通过梅林中的景色来表现美人的美貌、高洁和风姿。每首都有其独特的意境,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问秀寻芳绿径行
珍珠掩映岂无衣,浮动微香漾浅漪。 影暗却嫌风不卷,隙疏谁许月来窥。 轻尘只隔闻垂手,远黛难亲觌薄眉。 最是芙蓉笼晓雾,朦胧春望未明时。 注释: 1. 美人诗二十二首:这是一首描绘美人的诗歌,共二十二首,每首都是对美人的赞美和描绘。 2. 珠瑺掩映岂无衣:珍珠般的衣服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好像没有穿衣服一样。 3. 浮动微香漾浅漪:香气在空气中飘荡,仿佛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4. 影暗却嫌风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