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
我闻昔人言,苛政猛如虎。 又诵《魏风》篇,硕鼠况贪取。 嗟哉牧民人,煌煌绾圭组。 乃以父母称,而为众所苦。 驺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 蔼然太和气,千载如可睹。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注释】: 1. 我闻昔人言:我听说古人有这样的话。 2. 苛政猛如虎:严厉的政令就像凶猛的老虎一样。 3. 又诵:《魏风》篇:再次诵读《魏风》这首诗。 4. 硕鼠况贪取:大老鼠还贪婪地偷食。 5. 牧民人
杂兴其一 月亏方就盈,阳尽斯来复。 静观天地机,回旋似轮轴。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所以贤哲流,秉心若虚谷。 名高气益卑,位显心弥肃。 大智询刍荛,殊勋谢舆服。 常思重载车,不为再实木。 以兹保初终,何忧易倾覆。 吾愿读书人,休同晏子仆。 注释: - 月亏方就盈:月亮亏损时开始盈满,形容事物的变化是循环的,有起有落。 - 阳尽斯来复:太阳落山时,新的一天又重新开始,形容时间的循环往复。 -
诗句释义 1 秋江渺渺无津涯,江边渔父船为家。 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江水宽广而无边无际,江边的渔夫把船当作自己的家。 2. 往返何知路远近,一帆明月依芦花。 虽然渔夫不知道他们的行踪有多远,但是随着一叶扁舟在月光下摇曳,就像是在芦花丛中穿行。 3. 清晨举网西风里,网得长鱼满船喜。 在黎明时,渔民们开始捕鱼,捕捉到了大量的鱼,满载而归的喜悦。 4. 儿能炊火妇烹鲜,邻叟还贻新酝美。
杂兴其三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三复老子言,可知立身术。 譬彼草木微,春华秋始实。 气候苟不完,累累安可必。 寄语功名人,进取休太疾。 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默识乘除机,处满须防溢。 译文: 风吹不持久,雨下不止息。 反复诵读老子的话,才能明白立身处世的诀窍。 就像草和树那样微不足道,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天气变化如果不顺遂,那么果实累累又怎可预料? 寄语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题的解题思路是:先写出每句诗的意思,再把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写赏析。 【解答】 山中暮归 林端鸦阵横,烟外樵歌起。 译文:山林间傍晚归去,树林边乌鸦成行排列,烟雾外传来打柴人悠扬的歌声。 注释:林端:山林间。鸦阵横:乌鸦成行排列。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山林间傍晚归去的情景,描写了傍晚时分山林中的景物:树木
【注释】 门联:指对联,即上下句意义相关,字数相等。 二世:指唐宣宗李炎的子辈子孙。 三公:指宰相。 太平宰相:指唐代的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 一堂:指科举考试。 五代:指科举考试的五经。 富贵神仙:指科举考试中得第的人。 【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科举考试场景的对联,上联写唐朝的宰相,下联写科举考试中得第的人。整副对联意境优美,寓意深远
秋阴 镇日重云护板扉,秋寒容易透秋衣。 数声风叶静时落,一片雨丝晴后飞。 瓜蔓影中虫独语,蓼花深处燕双归。 槐阴一枕还乡梦,云树苍茫认钓矶。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第一句:“镇日重云护板扉,秋寒容易透秋衣。” 注释: - “镇日”指的是整天,强调了持续和频繁的程度。 - “重云”形容天空中厚厚的云层,常用来比喻困境或压抑的氛围。 - “护板扉”表示保护门扉,意味着外界的阻碍或干扰。 -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傍晚归途中所见的景色。诗中用“鸦阵横”来形容山路上乌鸦密集成行,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用“樵歌起”来表现樵夫们劳作后归来时的欢声笑语;用“幽怀殊未已”来表达诗人在回家的路上仍沉浸在美好的心境之中。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1. 山中暮归:指诗人在山中度过一天之后,傍晚时分回到家中。 2. 林端:树木丛生的地方。 3. 鸦阵横
诗句解读与释义: 1. 箕裘弓冶不胜任,又许鹪鹩托上林: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谦。"箕裘"通常指代传承和继承的意思,而"弓冶"可能指的是弓箭制造或技艺。这里诗人用"不胜任"来形容自己无法胜任这样的重责大任,同时表示愿意将机会让给有才能的人,如"鹪鹩(jiā liáo)",一种小鸟,在古代传说中它能够栖息在树上而不被察觉,象征隐逸生活。"上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宫廷园林
注释 1 溪流曲曲绕柴门:描述溪水绕过木制的门,流向远方。 2. 石作屏风树作垣:用石头做成的屏障和树木作为围墙,形象地描绘出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和谐融合。 3. 梅花香里话君恩:在梅花盛开的香气中谈论君主的恩情。 译文 溪水曲折绕过柴门流淌,用石头砌成如屏风般的东西,树木编织如围墙一样的东西。 经常与野人一起坐在水边,在梅花盛开的地方谈笑风生,表达对君王深厚恩德的感激之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