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诗句如下: 波闇管弦犹急,山寒帘幕轻垂。 去年江岸醉扶归,烧镫红萼里,雨雪满幽枝。 人去春归花满,人归春去花稀。 更番惆怅有谁知,月明银烛暗,酒力欲消时。 接下来进行详细翻译: 1. 波闇管弦犹急:“波闇”指的是水波昏暗,暗示着天气的寒冷或夜晚的氛围;“管弦犹急”则描绘了乐声依旧热闹,虽然夜深,但音乐并未停歇。这里表达了尽管环境寂静,但音乐的魅力依然吸引人。 2. 山寒帘幕轻垂
杨柳暗江楼,年华如水流。十年前五月下扬州。还向江深吹玉笛弄明月,不知愁。闲坐暗低头,今游思昔游。旧江山新恨悠悠。雁外一丝残照歇,更风雨打归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与深深感慨。诗中的“杨柳”和“江楼”,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诗人通过对昔日与今朝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注释】 过了清明:清明节已经过去。 春欲暮:春天就要结束,暮色即将来临。 日暖风寒:天气晴朗而寒冷。 天也无情绪:天空没有情感。 浓睡觉来莺乱语:浓香中,莺儿吵闹。 杏花深院人归去:杏花深处的庭院里,人们纷纷离去。 一阵萧萧吹细雨,点滴声中,金鸭香浓炷:突然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中,金鸭(香炉)里的香料燃烧得很旺盛。 屏上春江多少路,销魂都在楼高处:屏风上展现的是春江景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末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眼儿媚·庚子清明 庚子年清明节(380年),李夫人说亡故已经三十六日了,于是在西郊祭奠亡夫,山明草媚游人如云,封景思人怆然涕下。 译文: 庚子年清明节,我思念逝去的丈夫,已三十六日,于是在西山之巅举行招魂祭祀。山野间的春草繁茂生发,处处都充满了哀愁。从前的上巳节、昨晚的寒食节以及今天的清明节
诗句解析 - 飞絮游丝无定意:描述春天飘落的柳絮和随风飘散的花的细丝,给人一种无常、无法捉摸的感觉。这些元素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不确定性。 - 芳菲欲问无由: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花盛开的景象,而“无由”则表达了想要探问(询问)但又无从着手的状态。这可能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难以接近或无法得到的情感。 - 吹箫人在小红楼:小红楼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象征着一种私密和浪漫的氛围
【注释】 欢:欢乐。恨:悲伤。钟情:钟爱,喜爱。薄情:薄幸。分:辨别。真:实在。不分不明:实在无法分辨。 一更、二更、三更:指夜深的时间,即半夜时分。四更、五更:指天明的时间,即凌晨时分。 赏析: “欢成恨成,钟情薄情,算来都是飘零,真不分不明。” 欢与恨是人生两种不同的态度,钟情和薄情也是对人的不同态度,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但是人生往往就是这样的,欢和恨都是人生的常态
临江仙 · 忆金陵示慵庵 山外春江潮欲涨,可堪酒后心怀。落红凄恻下庭阶,五更流水,和梦绕天涯。 春去偏从人去后,离情愁对苍苔。桃花细雨暗秦淮,闲人不管,镫火上楼台。 注释: 1. 山外:指金陵城外的山水景色。 2. 春江潮欲涨:春天的江水开始上涨,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3. 可堪:堪能、值得。 4. 心怀:心中的思绪。 5. 落红:指地上的落花,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6. 凄恻:形容凄凉悲伤。
《虞美人·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此篇描绘了夏日的西湖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句释义: 1. 玉入睡起愁何在,只觉流光改。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 - “玉入睡起”:形容心情舒畅,如同美玉般宁静。 - “愁何在”: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已经消失。 - “流光改”:指时间的流逝。 - “江莲开尽”:形容莲花盛开到尽头。 -
【注释】 碧芜:绿草。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秋千索:秋千的绳子。人影:指游人的倩影。画桥:彩绘的桥。红雨:红色的雨幕。别来:自从分别以来。消息:音信、消息。江帆断:江上的帆船断了线。独自:独自地。倚雕栏:倚在栏杆上。夕阳千万山:夕阳照映着无数座山峰。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和送别的词。《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本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相对应而成,每片两仄韵,一叠韵,后段起韵
【注释】 ①鞓:古时一种腰带。②就:取、拭。玉箫:用玉制成的乐器,这里指女子吹的箫。③“春昼”二句:描写了春日里闺阁中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词是写闺阁少妇在春日中的情思。上片写春昼闲居,以春光明媚反衬主人公的无聊;下片写少妇的闲情逸致:轻抬皓腕撩云鬓,微润朱唇就玉箫。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恬静优美。 “桂殿秋 · 春昼”是一首写闺阁少妇在春日中的情思的小词。 上片首句“春昼”,交代了季节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