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风和春草生,何处不伤情。前朝上巳,昨宵寒食,今日清明。
断肠往事何堪说,回首百无凭。斜阳无影,落花无力,飞絮无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的作品,创作于北宋末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眼儿媚·庚子清明
庚子年清明节(380年),李夫人说亡故已经三十六日了,于是在西郊祭奠亡夫,山明草媚游人如云,封景思人怆然涕下。
译文:
庚子年清明节,我思念逝去的丈夫,已三十六日,于是在西山之巅举行招魂祭祀。山野间的春草繁茂生发,处处都充满了哀愁。从前的上巳节、昨晚的寒食节以及今天的清明节,都在提醒着我失去的丈夫。
注释:
- 眼儿媚:词牌名,属于小令词,内容多以抒情为主。
- 庚子年:公历380年。
-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为扫墓祭祖之日。
- 上巳:指古代在三月上旬巳日进行的节日活动和祭祀活动,有祈求健康长寿的意义。
- 寒食节:古代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举行的禁火吃冷食的习俗,用以纪念忠臣介子推。
- 西郊:即西山之巅,这里指墓地所在的西山。
- 山明草媚:形容山林间草木茂盛,风景美好。
- 游人如云:形容游客众多,如同云一般聚集。
- 封景思人:指的是因怀念丈夫而设祭。
- 斜阳无影:夕阳斜射的景象,无法看见其影子。
- 落花无力:形容落花萎靡不振的样子。
- 飞絮无声:形容飞絮轻盈飘荡而没有声音。
- 怆然涕下:悲伤到流泪的地步。
赏析:
这首《眼儿媚》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清明节的习俗来表达作者对亡夫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断肠往事何堪说,回首百无凭。”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力和悲哀。诗人用“斜阳无影,落花无力,飞絮无声”来描绘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这些景物都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