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琬怀
【注释】 上巳:古代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换衣单:换上单薄的衣服,即轻装上阵或脱衣休息的意思。 劲节:挺拔的竹干。翠竹:绿竹。素心:纯洁的心。芳兰:兰花。盘桓: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江南春色的赞美。首句写江南景色宜人,上巳时节,人们可以换上轻便的衣服,尽情地游览。次句写江南春天景色秀美迷人,尤其是那多姿多态的翠竹和洁白无瑕的兰花更是引人注目。第三句进一步写江南春天生机勃勃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时,要抓住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意境及情感。“江南好,香雾养花天。”意思是说江南的景色多么美好啊,那弥漫着香气的云雾把花儿都养好了。这里的“江南”指的是杭州,是作者的故乡。 【答案】 译文:江南好,那香雾氤氲的气候最适合养花了。午睡醒来,看到窗外帘栊多有蝴蝶飞舞;清晨起床,庭院里还飘荡着寒意。 赏析:此诗为杭州友人王观所作《望江南》的二十七首之一
江南好,桃李易成蹊。 碧色池塘双鹭立,绿阴楼阁一鸠啼。 随地任心栖。 注释:江南风景优美,桃花和李花很容易长满小径。在绿色的池塘里,有两只白鹭站立着;在绿树成荫的楼阁上,一只灰喜鹊在鸣叫。 译文:江南风景优美,桃花和李花很容易长满小径。在绿色的池塘里,有两只白鹭站立着;在绿树成荫的楼阁上,一只灰喜鹊在鸣叫。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
【注释】姑苏:古地名,苏州的别称。 译文:江南好,巧手擅姑苏。织就裥裙西子样,裁成团扇放翁图。 赏析: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首句“江南好”,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接下来两句,诗人详细描绘了江南的水乡美景,如“巧制擅姑苏”,指的是苏州地区的手艺精巧,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而“织就裥裙西子样”则形象地描述了江南妇女的纺织技艺高超,她们织出的裙子如同西施的画像一般美丽动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的意思,理解其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并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江南好,彩笔发新思”意思是说:江南好,我挥动彩笔写新意。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点题句,诗人以江南为背景抒发自己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 “恽氏画图留粉本,陈家词谱界乌丝”两句的意思是:吴地的恽氏画图留下粉本,陈家的词谱划开乌丝。这是第二句,是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南好,第一莫愁家。 注释:江南风光好,第一要数莫愁湖的景色。 巷口乌衣飞乳燕,门前绿柳著归鸦。 注释:巷口飞来燕子,门边绿柳栖息着几只归来的乌鸦。 风月足堪夸,花朝月夜真值得夸赞。 注释:美好的风景足以让人夸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赞美了莫愁湖的美景。全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望江南其三十杂咏”的注释,然后根据注释概括出诗句大意,再对每句诗进行赏析。 “江南好,家在水云隈”,这是全词的首句,意思是江南风光好,我的家乡就在水云环绕的地方。这里的“江南好”是词人对于江南的喜爱之情;“家在”表明这里是他长久居住之地;“水云隈”描绘出江南水乡的景致,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喜爱。
江南好,歌吹是山塘。 注释:这里的江南风光非常好,到处是唱歌和吹奏乐器的人。山塘是这里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 银烛通宵游客兴,珠帘十里美人妆。 注释:整个夜晚都在点着银蜡烛,照亮了游人的道路,让游客们兴致勃勃。珍珠帘子高高挂起,十里长廊上,佳人们纷纷打扮起来,迎接着游客的到来。 此地觉荒唐。 注释:在这里觉得一切都很荒唐,因为这里虽然景色优美,但游客却很少,反而让人感到有些失落和孤独
【诗句释义】: 江南的风光很好,这里的风情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在餐桌上摆的是春盘,上面有青笋等新鲜蔬菜;旁边摆放着茶具,散发着玉兰花的香气。 这里不需要太多思考烦恼。 【译文】: 江南的风景很美,与众不同的风情让人难忘。 桌上摆着春盘,里面有嫩生生的青竹笋,还有散发着清香的茶点。 这样的环境让人无需多想,只享受眼前美好。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江南风景之美、美食之香
诗句原文: 袅袅馀音竟绝,移商换徵心灰。思伊欲上凤凰台。柳残何处折,梅落不重开。 宛尔琵琶出塞,幽情逸韵难追。王褒赋就总堪哀。潜蛟难起舞,唳鹤独迟徊。 注释说明: - 袅袅馀音竟绝:形容音乐或声音逐渐消失,没有回音。"竟绝"表示彻底消失。 - 移商换徵:指的是改变音阶和调性,这里可能是指音乐的调式发生变化,使心情变得灰暗。 - 思伊:思念某人。 - 欲上凤凰台:想要登上高处(如凤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