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芳
注释: 这是对颜真卿和颜光禄的《百咏》诗之七“客路”的翻译。意思是到处的人家都在捣练,天寒冷了日短而时间过得慢,四壁之间传来的蟋蟀声音没有停歇过,不让那些羁旅之人梦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冷清、寂寥的冬日旅途图。诗人以简洁的文字,生动地刻画出了深冬时节,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的艰辛生活。 首句“是处人家捣练忙”,诗人以“忙”字,形象地描绘出深冬季节,为了应对寒冷
枯木无枝可作花,门前度尽七香车。 四邻日日笙歌里,背立东风有几家。 注释: - 枯木无枝:意指没有生命的枯萎树木,无法生长出花朵和枝干。 - 度尽七香车:形容繁华的场景,七香车可能是指富贵人家的车轿,这里用来形容门前的喧闹与繁华。 - 四邻:四周的邻居,表示周围有很多户人家。 - 东风:春天的风,常用来象征生机和希望。 - 背立:独自站立,形容孤独的姿态。 赏析:
【注释】: 百咏 百篇诗。颜长官,指颜真卿(字清臣)。 贫女 贫苦的女子。铅华,女子化妆的脂粉。嫁衣,女子出嫁时穿的衣服。不为金多贱却身:因为钱财多而轻视自身。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对贫苦妇女的同情和赞美。 第一句“洗尽铅华净洁贫”,写贫女的妆扮已经洗净,显得纯洁贫穷。“铅华”,即白粉,这里借指女子化妆用的脂粉。 第二句“嫁衣莫说为他人”,写贫女已无嫁妆可送
【注释】 1.和颜长官百咏:指和颜蒙正的《百家咏》。 2.贫女:这里指贫贱之女。 3.灯下:点着灯,指夜晚。 4.影伴身:身影陪伴着她。 5.懒将心事诉诸亲:不想把心中的烦忧向亲人诉说。 6.阿婆:婆婆(指妻子的母亲),这里泛指婆婆。 7.许嫁:答应出嫁。 8.芍药花开又一春:指在春天里,百花盛开,又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写贫家女子的寂寞生活,抒发了贫家女子的哀伤之情
诗句解析: 1. 刺桐依客舍,晴绿上窗纱。:描述刺桐(一种植物)依附于旅店的窗外,绿色的叶子映衬在窗户上。 2. 昨夜还飞叶,来时未作花。:提到昨夜树叶飘落,但来的时候尚未开花。 3. 鸦寒惊月色,人老惜年华。:乌鸦因寒冷而惊扰月光,诗人因年岁增长而珍惜时光。 4. 今度逢摇落,归心一倍加。:今年再次看到树木的凋零景象,使得诗人的归乡之心更加强烈。 翻译及注释: - 刺桐依客舍
【注释】: 1. 春风有分:春风的恩惠。 2. 到儿家:来到女子家门。 3. 也插花枝:也像花儿一样插在头发上,表示对人敬意。 4. 表岁华:表明岁月。 5. 作嫔(pìn):成为妃子。 6. 不须奢:不需要奢侈。 【赏析】: 此诗是和颜长官百咏之第一首,描写贫女的生活。全诗以“春风有分”开头,用拟人的方法,把春风吹到女子家中,使她得到温暖。接着以“也插花枝”为女子打扮,既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他家百两(一百两)送给归家的妻子,织成成匹的鸳鸯锦机。 独守空闺(空荡荡的闺房),愁得不睡觉,一灯明灭,缝补着寒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贫苦人家女子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这位贫女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她在家中无所事事,只能织制鸳鸯锦机;而她的丈夫却在外面忙碌奔波,无法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这种生活状态让她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常常因为思念丈夫而失眠。在夜晚
【注释】卓:姓。犊鼻:古代一种贫贱者的头巾,此处指贫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贫女的诗,首句点明贫女之贫,次句赞美其清白贞洁的品德,末句讽刺其无福分。全诗以“贫”字为线索,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
松泽西亭 高人太多事,寒夜本无鱼。 船子今何许,泾流只似初。 白蘋秋浩荡,黄叶晚萧疏。 更有斯亭在,乾坤一草庐。 译文: 松泽西亭 高人太多的烦恼,寒夜里原本就没有鱼儿游动。 船子现在何处?只是像秋天的江水一样,泾流只是刚刚开始。 白蘋(一种水草)秋天显得浩荡无边,黄叶落得晚时也显得萧瑟疏落。 还有这个松泽西亭,就像天地间的一座茅草屋。 注释: - 高人:指那些高洁之人,通常指隐士、道士等。
【注释】 十暑:即“十载”,十年,十年的江湖漂泊。 江湖:泛指江河湖海。 沙岛路:指沙滩上的小路。沙岛,泛指沙滩。 风卷海门帆:指海风吹起海上的船帆。海门,指浙江海盐县的海门镇,是浙东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 厨烟:指炊烟。 通潮井脉咸:指潮水涨落时,从井中冒出的泉水味道咸苦。 家书:家信。言不尽:无法尽述。 重拆又重缄:多次拆开后又重新封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况和思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