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注释】 役役:勤恳,勤劳。几:多少,多少许。生憎:很讨厌。别语:别的话、别的话语。生憎别语搅离愁:很讨厌别的话扰乱了离别时的愁绪。五更:深夜时分。鱼钥:即锁钥,门的钥匙。千里春风在马头:形容春风送暖,吹得马儿奔驰如飞。游从:随侍左右的人,亲朋。真州:今属江苏,位于长江北岸。归来计:回家的计划。倦游:厌倦了四处为官或游历的生活。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诗人对友人别后思念之情。“役役都来”四字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句话的逐词释义: 1. 别来尝忆旧跻攀: - “别来”指的是自从离别以来的时间,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与友人见面的感慨。 - “尝”是曾经的意思,“忆”则是回忆。 - “旧跻攀”意指以前曾攀登过的山。这里可能是比喻或形容诗人以前去过雁荡山。 2. 好信迢迢慰病颜: - “好信”可能指的是远方的消息或信件。 -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以及诗人的情感等。然后逐句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看是否蕴含了某种情感,如“世间荣利”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名利的淡泊之情;“千金身后方为贵”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死后名节的看重;“紫薸二顷尚悠悠”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最后,结合注释及全诗句意分析赏析即可。
诗句释义: 1. 委羽人物已先去,陈迹风流犹至今。- 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赞美和怀念,"委羽"比喻人已去,但留下的痕迹(如足迹)仍然清晰可见。"风流"则指过去的美好时光或事迹。 2. 隐吏向来惭懒散,令君此去好追寻。- 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过去懒散行为的后悔和对李彦侯的赞扬。"令君"是对李彦侯的尊称,"好追寻"则是希望他能继续前行,追寻美好的事物。 3. 春归山奥十里雪,霜后园林三寸金。-
注释:持节西陲已清切,还舆北道却盘桓。 当官未觉家风远,抗疏要令边计宽。 世俗多应笑公拙,我曹徒解叹才难。 但将名节为亲寿,何止平反一笑欢。 赏析:这首诗是李彦在送别好友李彦礼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的祝福。 首句“持节西陲已清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李彦手持朝廷颁发的节杖,已经平定了边疆,使得国家安定。这里的“清切”一词,既表现了边疆的平静
【注释】 关塞:指边远地区。相逢:遇到。眼便青:眼中有血丝,形容因思乡而失眠。从容:安闲自在。犹得:还来得及。高谈:高妙的言论。大抵:大概。忠义:忠诚和正义。先世:祖先。阀阅:门第。收阀阅:指做官。不论:不要管及。尽:都。功名:功业、名声。河堤:护城河的堤岸。奔走:奔波。信意:真心诚意。 【赏析】 此诗首句“关塞相逢眼便青”,写诗人与朋友在边塞重逢,相见时眼圈发红,是因思念故乡
【注释】 1. 黄岩:即今浙江省温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2. 作底官:指李彦侯初上任时。3. 盘桓:逗留、徘徊不前。4. 江楼:指黄岩城外的江上小楼。5. 边塞:指黄岩城西的边塞山。6. 箫鼓:指古代吹奏乐器和击鼓。7. 父老:这里指地方上的父老乡亲。8. 看:问候的意思,问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心,以及对他今后生活境遇的关切。 首联“自笑当初作底官
【注释】 送:临别赠言。章:指诗人的朋友。使君遗爱(遗:赠,留下;爱:恩惠)在甘棠:使君的恩德如甘棠之树一样留在人们心中。“遗爱”即“留爱”。故老于今尚未忘:所以的老人到今天还不曾忘记。故老:年长者、老人。椎钝自嗟生太晚:我因年老而感到悲伤,因为我生于太迟。“椎钝”是年老的意思,“嗟”是感叹词,“生”字在这里是“生长”的意思。风流:风度才华。诸郎:诸位年轻人。鸣琴暂肯留山县
【赏析】 此诗为作者初到璧山堂时所作。 “璧山堂”在何处没有具体说明,一般推测是在四川成都一带。 首联写自己初到璧山堂的观感。“处看山多间断”,说在别处观赏群山总是断断续续、零零碎碎的,但进入璧山堂以后,就发现群山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所以感到非常高兴。“经行尤喜得斯堂”,说经过这里行走更觉得这所房子特别可爱。“画屏簇簇连千室,古璧苍苍绕四旁。”这是对所见的描写。“画屏簇簇连千室”
注释: 长爱西湖无点尘,楼台倒影杂星辰。 未能把钓为闲客,且喜鸣琴有主人。 摇桨何妨长载月,新堤最好是游春。 何须更说林间雉,看取熙熙百里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西湖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长爱西湖无点尘”,诗人用“无点尘”来形容西湖的美丽和宁静,强调了西湖的自然美。 第二句“楼台倒影杂星辰”,描绘了西湖夜景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