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解释: 1. 三十一年鸿荡癯,只影流落长江湄。 - “三十一年”指的是从三十岁开始,到“三十一年”结束的一段时间。 - “鸿荡癯”形容身体消瘦,如同鸿雁在江边飘荡一样。 - “只影流落长江湄”意味着孤独的身影在长江边上徘徊。 2. 耐寒忍苦还力饥,寤寐千古圣贤书。 - “耐寒忍苦”表示忍受严寒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
董孝子行 嵊有董孝子,父病刲其肝。 肝脏还犹可刲,一念充之难。 遗体戒毁伤,此毁乃为完。 萧条村落区,四顾药饵艰。 亲病日且革,不疗何由安。 有父始有身,无父身奚存。 裂肝粥以进,果获急证宽。 嗟哉古道阒,天纪纷夷残。 讼讟滓官府,县尹悲溢颜。 惓惓敦教化,各各还根元。 邑民以孝闻,莫喻心所欢。 大篇述梗概,讵侈词藻繁。 托之剡山川,千古礼义宣。 注释:嵊(shèn):地名,在今浙江嵊州。董孝子
畏虎行 於菟伏林薄,樵者远斤斧。 宁甘骨肉饥,毋蹈爪牙苦。 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闭户。 形影自相吊,祝神为驱祸。 兽毒犹可逃,急征罄罍釜。 注释: 1. 於菟(wū tú):古代对老虎的别称。 2. 林薄(lín bó):指森林边缘,也指山林。 3. 樵者(qiáo zhě):指砍柴的人。 4. 斤斧(jīn fǔ):斧头和锯子,用来砍伐树木的工具。 5. 宁甘(nìgān):宁愿。 6.
游灵岩天竺 秋天的气息充满林壑,清旷让人的心情愉悦。 山禽不躲避人,野猿亦遵从人意。 临近流水时领悟世间情态,路过寺庙时了解百姓疾苦。 交朋友时谨慎不可忘记,森森古松挺拔有力。 注释: 1. 秋气饱林壑: 秋天的气息充满了树林和山谷,形容景色优美。 2. 清旷悦所性: 心情清旷,愉快自在。 3. 山禽不避人: 山中的鸟儿不怕人。 4. 野猿亦从命: 山中的野猿也会听从命令。 5. 临流悟世情:
青青北山的柏树,苍苍南山的松树。 它们都是冰雪造就的,它们没有言语,但情趣却相同。 造物者啊!你是多么神秘冥暗, 竟把松柏摧残于狂风之夜。 我伤心又伤心,我忍受着风中钟声
月色暗还明,邻家砧杵声。 有衣难寄远,无衣不关情。 冰合长沙渡,霜枯细柳营。 北征人未返,鸿雁又南征。 注释: - 月色在夜晚显得明亮或昏暗,可能是因为月亮的亮度变化或是云层遮挡所致; - 邻家的捣衣声,是古代女子在夜间为丈夫准备衣物时发出的声响,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 “有衣”意味着有衣服可以寄出,但由于距离遥远,难以将衣物及时送到; - “无衣”则表达了没有衣服可穿
【解析】 1.“泛漭沆”:泛指漂浮,引申为船在水面上浮动。漭沆:水波渺茫,浑浩无际的意象。2.“风涛正掀舞”,掀、舞:形容风浪之大。3.“沉浮未知所”,沉、浮:比喻事物的变化不定,或指人的生死,不知其终归何处。所:处所、归宿。4.“同舟一性命”,性命:人的生命、生存。5.“俱父父母母”,俱:一起、共同;父、母:父亲和母亲,这里代指人。6.“倚门望儿归”,倚:依靠,倚门:站在门口;望:希望。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喜雨呈赵使君》。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分别描绘了雨水到来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第一组“闰馀五月即六月,一雨不来天欲裂。”描述了雨水降临的时间和天气情况。闰馀五月即六月,指的是雨水来临的季节;一雨不来天欲裂,形容雨水来势凶猛,仿佛要将天空撕裂。 第二组“邦侯赤心走群望,唤醒痴龙睡时节。”描述了邦主们急切期待雨水的到来。他们怀着赤诚之心,四处寻找希望
谢惠笋 饥肠数日吼,往往茄苋争。 幽人盼寂寥,饷我慈竹萌。 斑斑未离䙀,白下莫与京。 寒泉煮青茆,手调玉版羹。 招僧招不来,贳酒乃独烹。 茄苋避三舍,纸帐午梦宁。 --- 注释: 1. 饥肠数日吼:形容饥饿时肚子饿得咕咕叫。 2. 往往茄苋争:常常争夺茄子和苋菜。 3. 幽人盼寂寥:指隐士或清高的人渴望安静而寂寞的时光。 4. 饷我慈竹萌:给我慈竹嫩芽,表示给予食物或帮助。 5. 斑斑未离䙀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月 - 诗句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译文: 月亮 - 天空中的月亮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注释: 1. 月 - 天空中的月亮 2. 天公属月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