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诗句释义: 1. 初三下九,略无些分别。 —— “初三”指农历三月初三,“下九”指晚上九点后,这里指的是晚上。整句意思是说在晚上的九点多,时间已经没有区分了。 2. 一样纤纤两头月。 —— “纤纤”形容月亮的形状细长。整句意思是说月亮形状如同两道细长的眉毛。 3. 怕佳人、误拜未到更阑,最好是、刚近点灯时节。 —— “更阑”是指深夜。整句意思是说如果佳人在深夜时分还未来到
旧时月色,照旧时窗户,懒觅窗前旧笙谱。 旧时的月色依旧,窗户还是那个窗户,懒得寻找那已经遗忘的笙谱。 任春长春短,花落花开,从未见、去去流光重度。 无论春天有多长,花儿有多久盛开,我从不曾见过时间在流逝。 无端新梦觉,记得分明,梦里华年竟如故。 不知不觉中醒来,记得很清楚,梦中的华年竟然像过去一样。 一样好凉秋,一样伤心,又一样、云和不鼓。 一样的凉秋让人感到悲伤,又有一样的云和没有鼓声。
【注释】 吴罂:小酒杯。 万钟粟:形容酒香醇厚,像稻谷的香气。 饭钞:古代的一种货币名。 云子:即云母,一种矿物质,用来制作粉条、粉饼等。 云罗:用云母做成的丝织品。这里代指酒席的布席。 斸:除草。 鸾帚:比喻女子的手。 艳绝女儿妆:形容女子妆容艳丽。 回黄转绿:形容衣袖的颜色变化多端。 配崖蜜:即配酿的蜜糖。 饧(xíng)粥:即冰糖稀饭。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词,以菊花自喻。全词以“菊”为中心意象,通过写菊之姿、意、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情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格调高雅,情韵悠长,是咏菊词中的名篇。 “深黄浅白,记重阳前后。”此句起势不凡。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写起,用“深黄浅白”来写重阳节前后菊花的颜色变化,突出了菊花颜色的变化过程。“记”字写出了诗人对重阳节的重视和喜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
注释: 1. 天风环佩,谪瑶台清晓。见说飞琼最娇小。向庭前,问字花下横经,春去也、妨了绣工多少。 天风环绕佩环,谪居在瑶台的清晨。听说飞琼最为娇小美丽。在庭院前,她询问字帖上的书法,春天已经过去了。这妨碍了她做刺绣的工作。 2. 三生修慧业,画阁疏香,似水年华好才调。 她前世修行的慧业,在画阁中弥漫着香气,就像流水一样的时光,她的才华和气质都非常好。 3. 白传泪青衫,儿女情钟,空紫石,摩挲墨妙
珊珊:形容女子步态轻盈。琐骨:指细碎的骨骼。碧城仙侣:意指仙人伴侣,暗指美女。一笑相逢淡忘语:指在一次相逢中忘记了一切话语。镇:一直。拈花倚竹:形容女子在欣赏花朵和竹子时的动作。翠袖生寒:形容女子衣袖的颜色鲜艳。空谷里、相见个侬幽绪:在空旷的山谷里与她相见,表达自己的幽深思绪。 兰釭:古代灯具,形似兰花。低照影:灯光映照在影子上。赌酒评诗:指饮酒作诗。便唱江南断肠句:即便吟出江南的悲苦之词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洞仙歌》,它以壮丽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国家和命运的深深感慨。下面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附上赏析。 1. 何人袖手,对横流沧海,一样无情似湘水: - 何人:是谁。 - 袖手:袖手旁观,形容不参与其中。 - 横流沧海:大海波涛汹涌,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 - 一样无情:与湘水一样无情,湘水是指湘江,这里用来形容水的无情。
【注释】 丛金碎玉:形容菊花繁密。看几枝疏瘦:看那几枝稀疏的菊花。“菊”是本词题名。昨夜新霜又重九:昨晚,又是九月重阳节。重九,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登高节等。古帘月悄,罗荐香寒:古帘低垂,月光皎洁;罗帐清香,秋气寒冷。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这美好的夜晚,是赏菊饮酒吟诗的时候。南山真意在,孤绝幽芳:南山之菊,真正的含义在于其孤独清高。孤绝,指高洁孤傲。幽芳,指芳香清雅。千载襟期继陶叟:千年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诗歌的鉴赏题型。然后要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最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鉴赏分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词,作者通过描写朱草衣、白门偕隐图所展现的画面及画面中的人,表达了自己的闲适、悠然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和掌握常见的古诗词体裁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进行分类识记,并能够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出诗句的意思。 “青林红树”:青山绿水,红花落叶。这里指送别的地点。“才说悲秋又秋尽”:刚一谈起悲凉的秋天,转眼秋天又过去了。“金焦两点”:山名。《世说新语·言语》:“谢玄为桓温参军,有东山之志,后见简文帝,问道:‘卿自料何以处我?”温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