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黄浅白,记重阳前后。满把幽香一樽酒。甚西风,帘卷人淡于花,能几日、花渐比人消瘦。
谁开三径望,冷艳无情,蝶梦荒寒雁来久。红了木夫容,静女娟娟,对老去、东篱诗叟。爱寂寞、秋容抱冬心,便十月青霜,一枝还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词,以菊花自喻。全词以“菊”为中心意象,通过写菊之姿、意、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情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格调高雅,情韵悠长,是咏菊词中的名篇。
“深黄浅白,记重阳前后。”此句起势不凡。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写起,用“深黄浅白”来写重阳节前后菊花的颜色变化,突出了菊花颜色的变化过程。“记”字写出了诗人对重阳节的重视和喜爱,“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饮茱萸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而菊花在此时开放,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满把幽香一樽酒。”接下来是写赏菊的情景。诗人坐在院子里,手持酒杯,欣赏着盛开的菊花,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其中。诗人还沉浸在这个美好的时刻里,仿佛整个世界都为菊花所包围。
“甚西风,帘卷人淡于花,能几日、花渐比人消瘦?”这里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衰老。秋风袭来,帘子被吹开,人的影子显得更加模糊,而菊花却依然鲜艳,与人的衰老形成鲜明的对比。菊花虽然会逐渐凋谢,但它的美丽却永远不会消失。
“谁开三径望,冷艳无情,蝶梦荒寒雁来久。”接着是写赏菊之人。诗人想象有人在三径中漫步,欣赏着菊花的冷艳和孤独。蝴蝶飞舞,似乎在追寻什么,雁儿飞翔,似乎在寻找回家的路。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它们与菊花相映成趣,更加衬托出了菊花的冷艳和孤傲。
“红了木夫容,静女娟娟,对老去、东篱诗叟。”最后是写赏菊之情。诗人看着眼前盛开的菊花,不禁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的自己就像这红彤彤的木槿花一样年轻、美丽。而如今自己已经老了,只能坐在东篱下吟诗作画,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
整首词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情怀。菊花虽然会在秋风中凋谢,但它的美丽却永远不会消失;诗人虽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去,但他的心仍然像这东篱下的诗叟一样保持着一份宁静和美好。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咏菊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