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爱名句,粉本拓烟霞。峰回路转何处,茅屋两三家。如在山阴道上,步步引人入胜,望望酒帘斜。一带水杨柳,万树碧桃花。
绕村郭,闻鸡犬,见桑麻。不因蜡屐,谁信春色到天涯。好个绿蒙蒙地,添段夕阳罨画,无处不繁华。仙亦在尘境,何必武陵夸。
【解析】
“水调歌头”是题目,《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上阙描绘一幅山阴道上的春色图:峰回路转,茅屋两三家,如在画中;水杨柳万树,桃花一簇簇,处处繁花似锦。下阙写村郭的景色:绕村郭,闻鸡犬,见桑麻。不因蜡屐,谁信春色到天涯。好个绿蒙蒙,添段夕阳罨画,无处不繁华。仙亦在尘境,何必武陵夸。赏析:上片起首两句点明题旨,以佳士之笔,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接着写山阴道上的风光。“峰回路转”,点明山路曲折回环。“茅屋两三家”“酒帘斜”三句,写山阴道上人家。“粉本拓烟霞”三句,进一步描写山阴道上景致美,使人有置身仙境之感。结语“望望酒帘斜”一句,写诗人陶醉于这美景之中。
下阙写村郭之景。“绕村郭”“闻鸡犬,见桑麻”二句总写村郭之景。“不因蜡屐,谁信春色到天涯”二句,写村郭之景。“好个绿蒙蒙”三句,写村郭之美。“仙亦在尘境”,“何必武陵夸”二句,写村郭之景的妙处。作者以“何必武陵夸”、“仙亦在尘境”来赞美村郭之景,表现了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答案】
译文:
山阴道上,峰回路转,茅舍两三座,如在画图中。水杨柳万树,桃杏开满枝。
绕过村庄,听到鸡鸣犬吠声,看到一片桑麻林。不是拄着木屐(一种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鞋)的人,谁能相信春天已经到了千里之外呢?
村中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点缀着几株盛开的桃花。仙人也在尘世中,何必去武陵溪边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