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了惠
【注释】: 偈颂:梵语“偈”的音译,是佛教中的一种唱诵经文的形式。偈颂诗多用韵文形式,表达佛教教义或抒发某种思想感情。 七十一首:此诗为一首四言绝句。 其三:这是第七十三首。 举步生荆棘:比喻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 翻身堕崄崖:比喻在困难面前要勇于面对,不退缩。 一毫不动著:指在逆境中要保持冷静,不被困难所吓倒。 当处自沉埋:意思是说,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终将成功。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大地如同一个牢笼,用来关押佛祖和众生。 虽然已经坐定,但却无法圆满成佛。 棒喝声如同雷雨交加,让僧人感到困惑。 那些无辜受累的僧人,只能委屈自己却无法得到解脱。 那些有冤情的人,可以横着担子不顾旁人的目光,直接前往千山万峰。 注释: 1. 大地为囹圄 - 大地如同一个牢笼,用来关押佛祖和众生。囹圄(jūn yǔ)是古代关押犯人的地方,这里比喻为牢笼。 2. 鞫勘佛与祖 -
【解析】 此题的解答,考生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语句“七手八脚,三头两面”“欢喜冤家,头头撞见”来理解。“七手八脚,三头两面”,意为多嘴多舌、多眼多耳、多方多端,形容人们议论纷纷、好管闲事的样子。“欢喜冤家,头头撞见”,意为欢喜冤家,到处碰见。这两句是说,人们总是在背后议论,不是好事的人总是喜欢挑拨离间,使别人不得安宁。 【答案】 译文: 许多人议论纷纷,不是好事的人总是喜欢挑拨离间,使别人不得安宁。
【注释】 拨乱乾坤:推翻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老贼:指王莽,他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了新朝。天教化火:上天的教化就像烈火一样燃烧着王莽。 【赏析】 本诗是一首讽刺诗。全诗以“贼”字为中心词,通过描写王莽的言行来揭露他篡权篡位、残害百姓的真实面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王莽的形象。首句用“拨乱乾坤”四字概括出王莽篡权的罪恶行径
【注释】 “偈颂”是佛教徒为诵念佛经、佛号而作的韵文。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二十八字。首二句写曲调,三、四句写风格,后两句写意境。“白雪”与“阳春”都是比喻,分别指《阳春白雪》和《白雪歌》。“谁乐闻”即谁愿意听。 【赏析】 此诗前两句说曲子的音律不落于宫商,格调超然出众,不受世俗音乐影响。第三句说这种曲子的风格高雅脱俗,无法用一般的比喻来描绘它。后两句说这种曲子的意境高远,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偈颂:佛语,佛经中的颂文。七十一首:指佛教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七十二品。其六:指《大般若经》中第六十一品《观心论》。玄中之玄:玄妙的玄,玄妙的深奥道理。妙中之妙:玄妙的深奥道理,深奥的玄妙道理。识其渊源:认识它的根源。得其枢要:掌握它的关键要点。普化:佛教中的菩萨,能普渡众生的菩萨。踢倒饭床:比喻菩萨的慈悲,能使一切众生得到解脱。水潦(liáo):洪水泛滥的样子。呵呵:笑声
维摩赞 示疾毗耶方丈,文殊亦难近傍。 看来无药可医,只是忌口为上。 注释: 维摩赞:这是赞美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的赞歌。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以“在家”居士的身份,弘扬佛法,被誉为“净行第一”。他的故事后来被记载在《维摩诘所说经》中。 示疾毗耶方丈:指维摩诘因病住在毗耶方丈。毗耶方丈是一座寺庙的正殿,是佛教圣地之一。 文殊亦难近傍:指文殊菩萨也难以接近。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和觉悟的象征
【注释】 投胎不著:指人出生时,未经过正式的仪式和程序。一错百错:指人生道路中,一旦走错了一步,就会犯上许多错误。周行:绕行,步行一周。七步:古时以七步为计算步数,此处形容走路的步数很多。惹尘埃:惹下尘埃。抖不落:抖落不掉。定慧:定力与智慧,即心性。将错就错:勉强接受自己的错误,不再纠正。 【赏析】 此诗是一首偈颂,其内容是说:人从生下来就没有经过正式的礼法程序,一生当中,只要犯了一个错误
【注解】: 物见主:物与主人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相联系的。 卓竖:竖直,挺拔。 此是吾家修月斧:这是我家修月用的斧头。 须凭众力共提持:需要大家的力量才能举起。 无圆缺处重修补:没有圆缺的地方可以再修补。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事物与主体是相互影响的,只有通过众人的合作才能完成,没有圆满和不圆满之处,都可以修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想,即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影响的,只有通过众人的合作
注释: 1. 李下不整冠:李下,指树下。整冠,整理帽子。李树下不能整理帽子,是因为怕被偷。 2. 瓜田不纳履:在瓜田里不要穿新鞋。因为怕别人误以为是偷瓜的贼。 3. 叵耐老臊胡:讨厌那些不知羞耻的老东西。 4. 西来十万里:从西方来,距离遥远。 5. 疑杀东震旦人:怀疑那些来自东方的人。 6. 将谓单传直指:以为他们是只传一脉的直系亲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