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净
【注释】 《颂古八首》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八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肘后”指佛经中的《阿难问佛经》。“蓦生”指突然降临或出现。“闲络索”、“闹叉撑”都是佛教的供物,分别指佛像、幡幢等。 “那吒八臂空惆怅”,那吒为梵语na-da(nātavā)的音译,意译为“天帝释”或“多闻天王”。在佛教中是护法神之一,也是天龙八部之一。“八臂”指其神通广大,能变化八种不同的形象,即:人形
【注释】 1. 乌梅:一种水果。 2. 蜘蛛结网:比喻用计谋陷害别人。 3. 蜻蜓:指蜻蜓的翅膀。 4. 咬铁钉:比喻不轻易放过。 【赏析】 《颂古八首》是宋代词人苏东坡所作的一组咏史词,共八首。此诗是其中的第七首。全诗以乌梅为喻,通过描写蜘蛛网捕蜻蜓和蜻蜓落翅的情景,讽刺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人。 诗句释义:一个乌梅就像本来的形状一样,蜘蛛织网捕捉蜻蜓。蜻蜓落下来两片翅膀
注释:金牛(指太阳)把银蹄弄脏,耕破劫空田地开。 不带泥痕今古路,牧童疏笛入云来。 白话译文:太阳用它的金蹄子把地面弄得肮脏不堪,犁破了劫空的土地,开辟出新的田地。 如今的道路不再有泥迹,牧童吹着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在云端之上
【注释】 1. 提举:官名,掌管某项事务。太尉:高级军衔。张求颂是南宋理宗时期的人,曾任提举司农少卿。 2. 迈前贤:超过了前人。 3. 著汉衣冠:穿汉代的衣冠。这里指穿着汉服。 4. 拜汉天:拜见上天。 5. 阿难:佛经中的名字,这里借指佛教徒或者修行者。 6. 世尊:佛教语,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表达自己虽然道德高尚,却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之情。诗中的关键词“道德”
清贫三盏便轻酬,万里曹门出郑州。 尽情斫却月中桂,恼乱春风卒未休。 注释:清贫的我只需饮三杯薄酒就能心满意足,远赴千里之外来到繁华的郑州。我尽情地挥刀砍去挂在夜空中的桂树,然而这却扰乱了春风的气息,使得春风更加难以平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远离家乡、身居异乡时的孤独与无奈。通过“清贫”和“万里”等词语,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渴望
注释与赏析: 1. 颂古八首 其三: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颂古八首》中的第三首,歌颂了钟声的神奇力量。 2. 钟声披起郁多罗:钟声像披开一层薄纱一样飘散开来,象征着钟声的神奇力量无处不在。 3. 妙用灵通变化多:钟声具有神奇的作用,能够灵活地变化,适应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4. 贼是家亲须扫迹:如果贼是自家亲人,那么就必须将其赶出家门,清除痕迹。这表达了对于不忠诚的人必须坚决排除的态度。 5.
【注释】颂古:古代的诗歌赞美古人或前人的诗篇。通身骨辘转:全身都像转动的车轮一样,形容打油诗写得流畅自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张来张打油,李来李打油:这里说的“打油”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诗人苏轼等。他们都是喜欢写诗的人。张、李二人都是以才名世的诗人,他们的诗作都很有名,所以后人把他们比作“李杜”。他们都是擅长写五言律诗的诗人,因此后世称他们为“李杜”。通身骨辘转
观使太尉张求颂 居士眼睛吞佛祖,衲僧鼻孔透乾坤。 眼睛鼻孔初无间,万古宗门结痛冤。 注释:居士的眼睛能够吞噬佛祖,禅宗的和尚鼻孔能够透视天地。 眼睛和鼻孔起初是没有隔阂的,但长久以来,无数宗派都因此而结下仇恨。 赏析:此诗赞美了佛教中“眼如明镜”的教义,认为众生都有佛性,只要心地善良,就能够达到佛的境界。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因执念而结下仇恨的人们,指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与佛性之间的联系
偈颂九首 其八 译文:观音的美妙音声遍布整个世界,她的神通力无所不能。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国土,都能看到观音的身影。 - 妙音观世音:观音菩萨的名字是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观音是佛教中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大菩萨之一,她以大慈大悲之心救苦救难,广施甘露,救度一切有缘众生。 - 具足神通力:具足的意思是完全具备,这里指的是观音具有无尽的神通和力量。 - 十方诸国土:十方是指佛教中的四个方向,即东、南
【注释】: 1. 钻冰取火:比喻用智慧、毅力去解决问题。凭谁信:任谁也信服,不相信。 2. 拚命工夫:拼命的功夫。入死门:进入死亡的边缘。 3. 脱体一交:指经过生死考验,脱胎换骨。翻得活:重新获得生命。 4. 金刚正焰:佛教中的“如来藏”本心。透乾坤:穿透了天地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赞美的是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服,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的人。 第一句"钻冰取火凭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