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肩吾
【诗句释义】 陈王擅书府,河间富典坟。 五车方累箧,七阁自连云。 松椠芳帙气,柏熏起厨文。 羽陵青简出,妫泉绿字分。 方因接游圣,暂得奉朝闻。 峰楼霞早发,林殿日先曛。 洛城复接限,归轩畏后群。 【译文】 陈王擅长书法,府上藏书丰富; 五车书籍堆积如山,七阁高耸入云中。 书房里弥漫着松木清香,书架上摆满了竹简; 古籍被点燃了柏木香炉,厨房里飘荡着书卷气息。 青丝的简牍从羽陵国传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同泰寺游览时的观感。前四句写望见的浮图,五至八句写浮图的气势,九至十四句写浮图的奇丽,十六句到二十四句写浮图的神秘和超尘脱俗,二十五至三十二句写浮图的高远,三十六句写浮图与佛国的关联。最后八句写诗人的感受和愿望。 首联“望园临柰苑,王城对邺宫”,写诗人遥望同泰寺浮图所见。同泰寺浮图位于洛阳西郊,而洛阳城又称为王城,邺宫则指邺城。这里用典,意谓同泰寺浮图高耸云霄,俯视王城
【解析】 此诗为作者流寓他乡时所写。首联写禹庙,“金简泥初发”“龙门凿始通”,是说禹庙的修建,是先帝开疆拓土的伟业,也是先帝治水功绩的象征。中间两联写禹庙之胜,“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极言禹庙之高;“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极言禹庙之广;“神来导赤豹”“仙女拥飞鸿”,极言禹庙之灵异。末联写自己对禹庙的感概。“去国嗟行迈”“离居泣转蓬”,是说自己身在异乡漂泊不定
【赏析】 此诗为酬谢灵运所作。诗人以嵇叔夜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第一联写嵇叔夜的隐逸生活,“山林”是其隐居之地,“重明灭”形容山中树木丛生,幽暗蔽日。嵇叔夜喜欢清静,不愿出仕,所以选择在山林之中,远离尘世,过着隐居的生活。“风月”则是指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这两句通过对嵇叔夜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二联写嵇叔夜的学问成就,他擅长写作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的游历,后四句抒发感慨。首联写诗人在唐山曲的游历,颔联写游历之后回到长安,尾联抒发感慨。 “昔”字领起二联,“今”字领起四联:从游历到归来,时间上的变化;从游历到归来,空间上的转移。 第一联:唐山曲——唐代的名城,这里代指长安。 第二联:宁知——难道知道,“非复”即不再。“望长安”,是诗人游历唐山曲时的心愿,而今却成了空想,所以感到失望和悲凉。 第三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北宫多暇豫,时驾总銮镳” - 注释:北宫(指皇宫)中有很多空闲。 - 译文:在北宫里有很多闲暇的时候。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皇帝在闲暇时光中享受的悠然自得。 2. “路静繁葭撤,轮移羽盖飘” - 注释:道路安静,稀疏的芦苇被风吹动。 - 译文:道路平静,稀疏的芦苇被风吹动。 - 赏析:描述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萧索的景象。 3. “临空坐飞观,回首望浮桥”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1-2行: 山池应令诗 译文: 《山池应令诗》 注释: - “山池”指山间池塘,“应令”可能指的是某个官方或朝廷的征文应景之作。 第3-4行: 阆苑秋光暮 译文: 阆苑的秋天景色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 - 阆苑: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指代皇家园林。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暮:傍晚。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辙迹光周颂,巡游盛夏功。 铭陈万骑转,阊阖九关通。 秋晖逐行漏,朔气绕相风。 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 疏山开辇道,间树出离宫。 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御梨寒更紫,仙桃秋转红。 饮羽山西射,浮云冀北骢。 尘飞金埒满,叶破柳条空。 腾猿疑矫箭,惊雁避虚弓。 雕材滥杞梓,花绶接鹓鸿。 愧乏天庭藻,徒参文雅雄。 注释: 1. 辙迹光周颂:车轮的痕迹照亮了《周颂》的诗句
【注释】炎农:指炎帝,神农氏,相传他教民耕种。卷领:形容衣领宽缓,古代衣服大袖下垂至地。唐勋:指唐朝的功勋。允恭:表示恭敬。表世盛:显示世人的盛大。号民从:号召民众跟随。比德:比拟道德。迈前踪:超越前人。格天:指祭祀天地。垂礼乐:指颁布礼仪和法令。寰海:指天下。枌榆:泛称树木。旧社:指先帝(唐太宗)的社庙。朱方:古地名,即朱县,今河南洛阳附近地区,因有周朝时所筑的城墙遗址而得名,是当时的重要城镇
【解析】 本诗是作者为太子重云殿受戒而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太子受戒仪式的祝贺,对太子未来的祝愿以及自己对于佛教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素养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答案】 ①皇明:指皇帝的明亮。执东曜:执掌东方太阳。帝扆(yǐ):天子的坐席;帝王的车驾。居北辰:居于北极星所象征的地位。②小乘:佛教语,指修行的层次较低。开治道:开启治理国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