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游洞霄宫》。下面是诗句及译文: 1. 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 注释:穿着草鞋在月光下行走,听到山谷中的泉水声音。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2. 了知非人间,泠然毛骨轻。 注释:知道这不是人间的世界,感觉身体都变得轻柔了。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解脱。 3.
崇寿院霜钟双阁 我听说海上多云气,形态各异千变万化。 人间也有等奇特,两座山像云气一样。 高崖凌空上摩云,下面有岩隙颇幽邃。 估计自古水泷濯,弹空蜂房悬师鼻。 玲珑断续瘦入骨,奇怪嶙峋复苍翠。 身如抵掌在灵谷,又若謦咳发深隧。 笙竽金石不一音,风浪翻腾随所寄。 我来天晴江面平,遂得优游访天秘。 低昂壈坎或欹侧,藤蔓盘旋青覆被。 遥知蓬莱隔沧海,毛羽不航人莫至。 归来困卧小蓬窗,梦想高天三十二。
【注】: 1. 苔封九锁碧琅玕:指仙宫的门户被青苔所封。 2. 中有仙宫玉佩寒:仙宫有玉佩,玉佩是冷的。 3. 阊阖(chān hé)忽闻呼案吏:阊阖即天门,是传说中天上的宫门。呼案吏,指天帝召见官员。 4. 来乘灏气跨青鸾:乘上云气,驾着青鸾。青鸾,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这里指祥瑞之气。 【译文】: 青苔覆盖了九座山门和石柱,那里有一座神仙住的宫殿,宫殿里的玉石佩饰在寒冷中闪烁着光芒
【注释】 黄冠:道士的头巾。具竹舆:准备竹制的车子。栖真:隐居,修行得道。山家:隐士或山中人家。杂:交错。荆榛:荆棘丛生。苍蛟:青蛟,指大石上的龙蛇形图案。紫鳞:深紫色的石头,指洞穴内的彩绘装饰。委曲:曲折。结顶:山顶上。宝盖:佛教语,指佛像。高:形容山峰之高耸入云。清芬:清香扑鼻。翠子:绿色的鸟羽。拂不落:形容鸟儿在树枝间飞旋时,枝叶被其轻轻拂动,好像羽毛一般飘逸。衣袖:袖子随风摆动。安得
【注释】 游洞霄宫:游,游览。洞霄宫:道教宫观名。在今浙江省江山市石门乡境内。万木森秋晃碧宫:万木,万木参天;森,繁茂;秋,秋季。晃,晃动。碧宫,即碧霞元君庙。灵霞栖断憬晨钟:灵,指仙境中的灵气。霞,云气。栖,居住、栖息。断,断绝。憬(jǐng),惊醒。晨,早上。钟,寺庙的报时用的钟。黄庭界:道家称人体内的黄庭穴为“黄庭界”。心眼惊旧天柱峰:心眼,心与眼。旧天柱峰,指庐山上的天柱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翻译和解释。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将每句诗进行翻译,然后对每句话的意思进行概括。注意译文要通顺,符合古代诗歌的表达习惯,不能出现错字、别字、自造词等。另外还要注意赏析的角度,从炼意、炼字、手法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译文:大涤寺的假馆里住宿,鸣玉泉潺潺流过
注释: 游洞霄:游览洞霄宫。洞霄宫是道教名胜之一,位于江西铅山。 去城十里蔚山川:离县城只有十里路,那里有美丽的山川。 欲界仙都:指人间仙境。 一□孤撑青突兀:指洞霄宫的主殿,它独自支撑着青色的山峰。 群峰九锁翠盘旋:形容山上的树木茂盛,绿树成荫,层层叠叠,如群龙盘踞。 能通玄盖分精路:指洞霄宫的建筑能够通往玄门,分为不同的道路。 未数仇池小有天:形容洞霄宫的美丽景色。 欲洗积年尘土恨
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 了知非人间,泠然毛骨轻。 夜投羽士宫,道话留三更。 凌晨访幽洞,岩穴何峥嵘。 仙凡隔几尘,无由问霓旌。 旧闻九锁峰,忽此眼界明。 跻攀不可上,势与龙虎争。 凭栏试抚掌,碧甃波纹生。 尘缘苦未断,世路犹遐征。 题诗来贤岩,岁晚当再行
黄冠具竹舆,邀我游栖真。 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 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 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 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 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 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 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吾闻海上多云气,万状千形各殊异。 人间亦有亦等奇,二钟之山盖其类。 高崖凌空上摩云,下有岩隙颇幽邃。 料应自古水泷濯,弹空蜂房悬师鼻。 玲珑断续瘦入骨,奇怪嶙峋复苍翠。 身如抵掌在灵谷,又若謦咳发深隧。 笙竽金石不一音,风浪翻腾随所寄。 我来天晴江面平,遂得优游访天秘。 低昂壈坎或攲侧,藤蔓盘旋青覆被。 遥知蓬莱隔沧海,毛羽不航人莫至。 归来困卧小蓬窗,梦想高天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