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胜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流寓四川时所作。当时他正从阆州(今四川阆中)乘船北行,抵达江陵(今属湖北),途中泊宿于昶口。 诗句注释: 1. 北行:指诗人从四川北行至江陵。 2. 泊昶口:停泊在昶口。 3. 船到:船已经到达。 4. 昶溪:即长滩,位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境内的长江南岸。 5. 故老:年老的亲友。 6. 新茶:新采摘的茶叶。 7. 却将:反而、却要。 8. 往迹:过去的足迹。
【注释】 贞白:指贞操如玉,不屈不挠。凌寒卷:指傲雪凌霜的劲节。疏影横窗却避春:指梅花枝头疏影斜横在窗上,却避开了春天的暖和。槎牙舒铁骨:形容梅树冬末夏初开的花,形状像铁一样坚硬,枝干交错如槎牙。图赠:画成画赠送。未亡人:《诗经》中有“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的句子,后以“未亡人”代指亡妻或亡妾。 【译文】 傲雪凌霜的梅花枝干挺拔,枝条横斜在屋檐之上,它避开了春天的暖阳
【注释】 郊行:郊外游览;柴门:用树枝和土块等编成的简陋的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郊游的诗,全篇以“闲人”为中心,通过“检点”“细数”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写郊游地点,次句写郊游时的情景,末句写郊游的感受。三、四句是写景抒情。首句中“处处柴门”,说明作者在郊游,而“小小坡”,又表明作者所处地势低洼。次句写郊游时情景,“暗香风里马蹄过”,既写出了春风的和煦
《补斋嘲予酒酸和韵答之》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 1. 「谩说春霞醉风力,海棠睡倒倚墙梢」:这句表达了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似乎也带有一丝讽刺意味。春天的阳光如同春霞般绚烂,但这种美景似乎并不能真正让人感到愉快,反而更像是一种束缚,使得海棠花“睡倒”在墙边。 2. 「却知宰辅无滋味,酽醋从来是故交」:这句则直接点出了主题。在这里
注释:夜深时,我躺在床上正想睡觉,突然一阵雨打在西窗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就像芭蕉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这诗真是奇妙绝妙,居然能在梦中和周公相会!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表现了诗人退隐后的生活情趣。“芭蕉雨”是诗人的梦境,“周公”是他梦寐以求的圣人形象。诗人用“夜雨”来衬托梦境,以“无闲物”来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以“解颐”来表达对周公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注释】 1. 钟:指韩信。深藏:隐藏。悍妇刀:比喻韩信的勇猛,像悍妇一样敢于杀人。2. 纵拳:挥拳搏击。3. 罪谁曹:责问那些有罪之人。4. 平勃:指西汉初年大臣周勃、陈平。交欢力:指他们二人合力平定诸侯王叛乱,巩固了汉室江山。5. 汉业:汉代帝王的事业。燎毳毛:用火烧掉细毛。形容汉王朝的统治如同火燎一般迅速而短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忧虑
我们分析题目中的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 1. “低枝花蘸水流香”: - 这句描述了低垂的树枝上的花朵沾满了清澈的水流。"花蘸"意味着花朵被水浸湿,"水流香"则暗示着水本身带有花香。 2. “未信游人苦日长”: - "未信"表示作者最初并不相信,"游人苦日长"则是对长期游览西湖所感受到的辛苦和时间的漫长有所怀疑。 3. “见说西湖好风景”: - 这句表达了通过他人的说法得知西湖有美丽的风景
我与易内翰的妻子是素未谋面的,提起笔来难以写下去,续写楚歌。 太史有连图永迹的,墨痕翻作泪痕多。 【注释】:易内翰:即易浑;内翰,官名,宋代学士院编修官之称。妻子:指易浑之妻。楚歌:楚地的民歌。太史:指易浑。有连图:指有连图记载,连图,即《汉书·司马迁传》中“孝武皇帝好神仙,相近者为神君,数有效,辄复病,使人问其故,讳弗言”事,太史公司马长卿作连图记其事。永迹:指永存于世。墨痕:指墨宝。翻作
【注释】 易生: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即易庆亲。庆亲:是诗人的字,易庆亲是他的表兄弟。 人寿百年亲共之:意思是人生在世,百年寿命,亲人共享。之:代词,指生命。 万里客子归未迟:万里:形容距离远。客子:指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归未迟:还没有回家。归:归来。 秋风一帆趁鹏翮:秋风:秋天的风。一帆:一叶船或一片帆。趁鹏程:趁着风势。翮:鸟张开翅膀时,羽毛的尖端。这里比喻人的抱负和远大的志向。 清歌
【注释】 淮阴:指汉初的名将韩信。惜:惋惜,哀悼。 英雄落落苦沈埋:英雄豪杰,沉沦埋没。 赤手:徒手。炎:火势,引申为权势、势力。 扶炎:扶持势力。 亦壮哉:也壮美啊。 借使:假使说。夜亡:夜间死去。 相国:丞相,这里指韩信。 谁怀斗印上高台:谁还怀念在高台上悬挂斗大官印的权力呢?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以议论为主,夹带一些抒情成分。首联点题,指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往往因遭忌而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