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胜
【解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游的七律,前四句写郊游时所见之景。颔联“衙筹”即衙署中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这里用来代指官府。颈联“安石”指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习家池”指唐代诗人王勃的故居。尾联写在桃花杏花丛中的一家小酒店里休息,春色如此美好,有人知晓。 【答案】 注释: ①袍笏瞻天近——穿着官服,头戴帽子,仰望天空;近,靠近。②衙筹坐日移——衙署中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
在明朝诗人夏良胜的笔下,《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与人文交融的画面。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 诗句 1. 料尔年家会:料想你们的年岁已经成熟,相聚在此。 2. 风谈一座秋:秋风轻拂,宛如在交谈着秋天的到来。 3. 道形先石履:道路上铺设的石头仿佛先于脚步而行。 4. 清响震山楼:清脆的声音震动了山中的楼阁。 5. 花趁雨争发:花朵趁着雨水争相绽放。 6.
【注释】: 1. 春郊杂咏:指春天郊外的景色,多写于诗。杂咏:即随意吟咏。七首:这里指七首诗或七首诗的题目。 2. 其七:这是第(一)七首诗的题目。 3. 春睡:春天的困倦。苦:太。 4. 何事:什么事。 5. 浅莎:浅色的茅草。没:淹没。 6. 浅沙:浅色沙土。 7. 白鸟:白色羽毛的鸟。飞青山:飞翔在青山之上。 8. 典绂(fú):古代官员束发的结子,这里指做官。桑麻主:种桑养麻的主。 9.
【注释】 春郊杂咏七首 其六:春天在郊外,我游历过很多地方。 少从南国游,负却东山卧:年轻时曾到南方游玩。 云深矮屋封,天青孤鸟过:云层密布的山峰下是低小的房屋,天空碧蓝,一只孤雁飞了过去。 索索诗酒缘,劳劳簿书课:苦苦地追求诗歌和美酒,忙碌地处理公文、文书的工作。 拂衣见高冈,顿把春愁破:拂去身上的尘土后看到高山,顿时将心中的春天愁绪扫荡干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七律
注释: 春草不受剪,形容春草生长旺盛,生命力顽强。 茸茸弄鲜新,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好山三月景,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 野渡百年身,形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仿佛在野渡上度过了百年。 花雨湿穿径,形容春雨纷纷落下,打湿了小径。 燕风轻掠人,形容春风轻轻吹过,使人感到舒适。 春归何底急,询问春天为何如此急切。 来往小车频,形容春天里车辆往来频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气息,通过对春草、春山
【译文】 溪边流水映着新雪,野草烧起绿茵茵。 我手持藜杖不倚仗,春衫难觅成衣匠。 岸上杨柳轻拂面,湖中鱼跃波涛声。 无计能邀美景入,只能眼含泪珠看山明。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诗人任左拾遗,与友人崔国辅同游春郊,时值冬末春初,天气转暖,万物复苏,百花竞放,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题干“先输出诗句,后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所选诗词内容进行逐句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然后给出相应的赏析。 “绝巘冯虚望大江,江花似浴白鸥双。”意思是:登上绝顶遥望长江,江边的鲜花好像在洗着澡。绝巘:指山峰之极高处。冯虚:凭虚,即凭藉高高的山巅;冯虚望大江:凭藉高高的山巅远望长江。 【答案】 译文:登上绝顶遥望长江
【注释】 青门:即青门关。回巷:曲折的小巷。白杨:指路边的杨柳。飞:飘动。萧瑟:形容秋夜寒气侵人,景物凋零冷落的景象。衣冠:这里泛指官服。疑故人:仿佛看到旧友,但已物是人非。五两:指剑。怅望:因思念而遥望,这里指怀念友人。宰木:指官府的树木。拱:弯曲,这里指树影。秋涛隐泪痕:秋天的大江大河汹涌澎湃,波涛滚滚,好像有泪水在江中流淌,暗喻作者悲伤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的诗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够准确细致分析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本诗为七律,首联“开济归才望,江湖成倦游。”诗人自叙平生志趣和经历,表达了诗人功成名就后归隐田园的愿望。颔联“萱花清昼梦,堂背暮山秋。”写诗人闲适的生活,恬淡的心情。颈联“范妪支家造,苏郎抱国忧。”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尾联“黄花三十度,祈伴寿樽讴。”写诗人的祝福之情。
过番阳湖二首其二 诗句释义与赏析 夏良胜,明代诗人。其诗作《过番阳湖二首其二》为读者揭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内心仍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通过描述湖光山色,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以下是本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眼眶才落此湖光 这句描绘了作者刚一看到湖泊景色时的震撼心情,眼眶中充满了湖水的美丽。 第二句 却叹身如湖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