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胜
【注释】 东山:指作者家乡所在的山。《史记·伍子胥列传》:“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出入则俯胆,出入十四日。”后用“苦心焦思”形容对某件事的极力谋划和努力。营先人兆十咏:这是《东山》十首中的第四首。 其四:这是第四句,也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 乾坤异待千金直:天地之间有谁愿意等待那千金的高价呢?意谓天地之广阔,岂能容人以一己之私利而妄求? 首领同归拱璧全:人的头颅与肢体
通过分析给定的诗句,我们可以逐句翻译这首《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一》,并附上必要的注释。这首诗是明代夏良胜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色变化的感慨以及燕子习性的认知。接下来将逐步解释每一句的含义: 1. 春半尚无花出墙:这句诗意味着春天尚未过去一半,花儿还没有开放到可以随意走出墙外的程度。这里的“花”可能是指春天里开放的花朵。 2. 一番疏雨为催芳:这表示一场稀疏的春雨被用来催促花开
诗句原文: 山延震位郁巃嵷,老父幽堂许我封。 地脉藏真待人显,天峰列秀为谁供。 丈夫清骨须移竹,处士芳魂欲抚松。 恨杀九京终不作,惺时犹想梦时容。 注释解析: - 山延震位郁巃嵷:“山延震位”意指山峰延展如同地震般雄伟,“郁巃嵷”形容山势连绵不绝,显得壮观而深沉。 - 老父幽堂许我封:“老父幽堂”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幽静的书房中,“许我封”表达了一种给予尊重和保护的感觉
注释: 谁云冠盖侣,也自解忘机。 高谊悲萍梗,官资略显微。 泉从石溜下,云与鹤兼飞。 落日斜穿径,归来尽染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诗人心情的诗。首联“谁云冠盖侣,也自解忘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喜爱。颔联“高谊悲萍梗,官资略显微”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颈联“泉从石溜下,云与鹤兼飞”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东山营:今山东诸城东南,汉初封萧何为候官侯于此。 其三:第三首诗。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我走了五里的山路来到郊外,转进村庄时,心情多么悲凄啊! 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听到楚国的歌声《薤露》,知道他们没有才能(指被项羽所杀);而吴地人民却爱护他们的“甘棠树”,所以得以保存。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不忍心抛弃《蓼莪》的教诲,只希望把清白传给子孙后代。
【注释】 摩崖:刻在石上的字。壑(hè):山沟。松楸(qiū):松木和楸木,均为古代棺椁所用的材料。一函(fēn):一册书。三生事:前世的因缘。杯土:一杯泥土。万虑休:所有的忧虑都解除了。锸(chā):锹。摇鞭:骑马鞭。云飞处:即“云飞亭”。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隐后,重游旧地时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叙事写情。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寓情,借物抒情,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注释】 东山:山名,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营先人兆十咏: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的《兰亭集序》。其六: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以下共八句,这里取第六句“犹开千载一瞬”,故称其为六。 【赏析】 此诗是王绩对王羲之书法的赞赏之作。 首联两句写东晋书法家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笔势遒媚圆劲,结构天成,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诗句输出: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八四尺孤坟未告成,奇观百样一时生。 祖宗合散枝连干,朝揖分明雨后晴。 甲位文峰惊崒嵂,离宫天马自纵横。 王维若染无声妙,可是山灵更有情。 译文输出: 东山的墓地还未完成建造,各种奇特的景象同时出现。 祖先们就像散开的树枝和相连的树干,在雨后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清晰。 山峰如同文峰一般耸立,皇宫内的天马自由奔跑。 王维的画就像是无声的美妙,山神的感情更是让人难以捉摸
【注释】 东山:即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营先人兆:指东山营的先祖们曾占卜过十次吉凶。其五:第五句诗名。 云窦:山洞。 洗:洗涤。恨应难:心中的恨难以洗净。 生何忝:你有什么资格? 囊里无金死更安:如果你囊中没有钱财,死了也安心。 神道:指帝王祭祀的道路。 穹碑:高高的石碑。万口识休官:万人都认识这是一位被罢免的官员。 报恩莫罄身输国:报答朝廷的恩惠就不要把自己全部献给国家了。罄:竭尽。
【注释】 崇梵寺:在今江西上饶县。二首:这是第二首。其二:作者自号浮生老人,故用“浮生”。挥戈:持戈,持武器。光:指日光。自家忙:自己忙个不停。落落、忉忉:都是形容人心情沉重的样子。移榻:移坐。心绪:心情。声入北风:指声音入耳。毛欲树:比喻头发脱落严重。梦回南国:梦游南方国家。背多芒:背上长满了白发,比喻年老。袖袖:衣袖。无关系:没有关系。到得浮沉老道场:等到老了,到老道场里去修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