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注释】 已:将。云霄:云天。禁庐:宫殿内。河清:黄河的水清,古人认为水清为吉兆,象征政治清明。混一:统一。吹嘘:吹风,使植物生长良好,这里指养育。金鉴贞符:指帝王的宝镜和符节,表示皇帝圣明公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寿节时所作,表达了对皇帝的颂扬和感恩之情。 首联“前岁尧尊被海隅,今年亲拜帝觞馀。”意思是说,去年我被派到边远地区去,今年又有机会拜见皇上,真是荣幸之至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顾炎武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十月廿八日己酉台臣传旨拜广东佥宪赐四品服入觐谢恩作: - 十月廿八日:指的是农历十月二十八日,这是皇帝下达诏书的日子。 - 己酉:指农历日期,即这一天。 - 台臣:指朝中的大臣。 - 传旨:传达皇帝的命令。 - 拜:接受任命或官职。 - 广东佥宪:明朝时的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广东省省长。 - 赐四品服
诗句解析 1 圣恩优异许陈情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圣恩"指的是皇帝给予的恩典,"优异"表示这种恩典非常优厚。"许陈情"则意味着诗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情感。 2. 苑驷南扬使者旌 - "苑驷"可能是指御马,"南扬"可能是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这里暗指诗人即将前往南方。"使者旌"是古代使者的标志,表明诗人将代表皇帝出行。 3. 薄技岂堪陪侍从 -
【解析】 题舒噜存道元帅招安云南彻里国部诗卷:舒噜,即唆鲁;存道,即唆鲁哈赤;元帅,指清太祖努尔哈赤。云南彻里国部,指明朝的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首诗是舒鲁哈赤为招抚这些地区而作的。 第一句“文武全材信丈夫”,是说舒鲁哈赤有雄才大略,堪当重任,是位真正的男子汉。 第二句“奇哉述律策勋殊”,是说史可法的智谋高超,功勋卓著。 第三句“铜标界海光东汉”
注释: 十月廿八日己酉台臣传旨拜广东佥宪赐四品服入觐谢恩作 皇华使者来见成周,直指巡行汉礼优。 岂意非才登上此选,共知渊虑遍南州。 严乡公论应多忝,乌鸟私情得少酬。 万里举头天只尺,能忘珥笔侍前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接到朝廷的诏书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这次任命的感激之情。 首联:“十月廿八日己酉台臣传旨拜广东佥宪赐四品服入觐谢恩作”,描绘了作者接到朝廷诏书的场景
这首诗是送别冯公励大学士归老太原的一首七律。全诗押韵严谨,结构紧凑,表达了对冯公励大学士晚年归隐的祝福和对他高尚品德的称赞。 诗句解释: - "中外扬名五十年":意思是在国内国外都获得了声誉。 - "安车一旦赋归田":指冯公励大学士决定辞官回乡。 - "德星移次天光近":形容冯公励大学士的道德品质像星星一样高远,影响接近天空。 - "老圃宜秋晚节全":意思是年纪大了但依然能保持清高的品格。 -
岁戊子五月将赴闽宪,徵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九月驿至京师送季长弟之任山南宣慰照磨二首 荆南巨镇,雄全楚,控带中原自古然。 江汉东流横宇宙,岷峨西望接云烟。 城环鹤泽流风在,台耸龙山盛事传。 已侍朝仪明大典,要陈幕议继前贤。 注释: 1. 荆南巨镇:指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这个地方是古代的重镇。 2. 雄全楚:雄壮地控制全楚地区。 3. 控带中原:控制并连接着中原地区。 4. 江汉东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创作个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主要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答题时先指出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越三日恩赐衣币纪恩作 香罗叠腻织春云,色币含光涌浪文。 扈从清华皆近侍,讲筵荣宠异前闻。 恩颁在笥隆颦笑,学乏明经守典坟。 服拜深惭濡翼刺,垂衣共仰绍华勋。 注释: - 越三日恩赐衣币纪恩作:越三日(指过了三天),皇帝恩赐衣服和钱币以表彰他的功劳。 - 香罗:一种丝织品,质地细腻,香气扑鼻。 - 叠腻:形容丝织品的花纹重叠、细腻。 - 织春云:比喻丝织品的颜色美丽如春天的云彩。 - 色币
【注释】 七月廿日:指农历七月二十日。 崇文:官职名,掌经筵、讲读之事。 钦承特命:奉命。 崇文丞:崇文,官名。 经筵:皇帝为讲解经书而设立的讲席。 参赞:辅佐。 进讲:进见皇帝并讲论经义。 慈仁宫:即慈庆宫。太后临朝听政之处。 谢恩:向皇上谢恩。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奉召入内廷为皇帝讲读,得赐五品官职时的应制之作,全诗表现了皇帝对诗人的赏识和宠信,也表达了诗人感激皇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