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注释】 除:除授官职。南行:去南方任职。有日,即“又日”的意思。敕目:皇帝的诏书。治装:准备行装。眼底:眼前。斑衣:古代丧服的一种。拜北堂:拜别家室。便养:指朝廷对臣下的恩惠。颇纡:十分优待。皇上念:指皇上的恩典。叨荣:蒙受恩宠。亦列宪臣行:也位列朝中大臣之行列。宪臣:指御史大夫等官员。宪,法度、法网;仪,仪表。深秋:秋天。雁影湖边月:形容景色如画,使人陶醉。羊城:广州的别称。明光殿
诗句原文与译文: 题大别山禹柏图 大别山前古柏寺,神禹当年手自栽。 精灵上天宰溟漠,根荄得地形崔嵬。 蛟龙作枝辰角化,金石为骨元气胚。 谁其配之鲁庭桧,空中云雾时往来。 注释与赏析: 1. 大别山与神禹:“大别山”是位于中国的一处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闻名于世。“神禹”是指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他成功治理了洪水灾害,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注释】 1.慈仁宫:即慈宁宫,在今北京市西城区。进讲:向皇帝进言。钦承:恭敬接受。特命:特别的命令。改授:改任。崇文监丞:官名。参检校书籍事:参与审查校勘书籍之事。是日:这一天。同僚:同事。邀复游西山:再次游览西山。西山:指景山。举酒为寿:举杯祝寿。赋二首简谢雅意:写下两首诗来感谢对方的美好情意。 2.故人:老朋友。意气厚:意气相投深厚。难忘:无法忘记。况:何况。在皇州:居住在京城(今北京)
这首诗出自《谢恩作》,是作者在越职拜觐慈仁宫后,向皇上表达自己对国家忠诚、感恩戴德之情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碧树风微紫殿清”。这句诗描述了紫殿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碧树”指的是宫殿周围的树木,它们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风微”则描绘了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接下来是“衣冠鹄立侍前楹”
次韵宋显夫学士马上偶成 西望高榆夹岸垂,行人六月着绵衣。 苑沙饱雨晴含湿,露草迎阳晓散辉。 华阙中天当北极,穹庐千帐列重围。 玉堂仙伯消长日,佳句盈囊发渐稀。 注释: 1. 西望高榆夹岸垂:向西望去,看到高高的榆树夹在岸边,像一根根垂下的绿色丝带。 2. 行人六月着绵衣:行人穿着棉衣,因为六月天气炎热,穿棉衣可以保暖。 3. 苑沙饱雨晴含湿:苑中的沙地在雨水之后变得湿润
【注释】 冠山:山名。在今江西上饶市。 绣衣:古代官服,用五彩丝线织成,象征华贵。 里塾弦歌:指乡间学校。弦歌,弹琴唱歌。 石室旧编:指《石室集》等书籍。 草堂新构:指杜甫的草堂(成都杜甫草堂)。移文:把文章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桥头柳絮飘流水:指杜诗《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谷口榆钱缀白云:指杜诗《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注】 1. 清都:指皇宫,这里指慈仁宫。虎豹:指皇宫里的侍卫和官员。肃重关:指皇宫的警卫森严。 2. 文石:指皇帝,因为皇帝是文官之长。晨趋:早晨到朝廷听政。班:行列。 3. 隔帘山影拥青鬟:指皇帝站在帘后观望,看到侍卫和官员们像山峰一样排列整齐。 4. 芸编缃帙分章进:指皇帝在朝堂上宣读经书。芸编:指书籍。缃帙:指装订精美的书。 5. 玉斝金罍特诏颁:指皇帝下诏赏赐。玉斝:古代盛酒的青铜器
【诗句释义】 岁乙酉元旦,即乙卯年正月初一。早朝大明宫,指皇帝在清晨到大明宫接受群臣的朝拜。玉帛,指礼物和玉器等;朝元,指朝见上天,这里指朝见皇帝。万国同,指各国使节来朝拜。衮,古代帝王所穿的礼服,形如龙卷云纹,用五色丝织成。旒,帝王冕前的玉串,上缀彩色玉珠,下垂至颌下。面,面对。春风,春天温暖的风。花明殿榻窗含雾,指宫殿中花木繁盛,窗户含着轻雾。香泛壶筹渚绕虹,指皇宫内香气弥漫,壶筹是宫中酒器
【注释】 河东试院即事三首:题下注:时在河北道元帅府。 井陉:在今河北省正定县北,是通往古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必经之路。 西抵:向西延伸。 千里迢迢:形容路很远。 出将承平:指出任将帅。承平,太平盛世。 习气:旧的习惯势力。 尺一贵林丘:用尺一之书向贵者求教,得到重视。 披沙:比喻仔细审阅文章。 思见:想看到。 季子裘:春秋时吴国大夫季札的皮袍,相传为美服。 借箸:请人代笔起草公文。 前筹
【注释】 次韵赵子期侍郎延春晓直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次韵”的方式给赵子期侍郎的延春晓直作诗。次韵,是和别人的诗词的一种方式。 天门金榜日华东,百辟趋朝仰六龙。 玉食前羞常及旰,功裘列献又迎冬。 云深螭陛凝朱草,露缀鸾旗滴翠松。 直阁儒臣今稷契,丹心炯炯皂囊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赵子期侍郎的延春晓直所作,表达对朝廷的热爱以及对赵子期侍郎的赞美之情。 首联:“天门金榜日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