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复
【注释】 十八社人:古时,庐山有十八社,故称。五老:指庐山五老峰。香炉:指五老峰下的香炉峰。谁为然:是谁点燃了这缕烟?为然:燃起。山光水影江行日:山水的光影映衬着大江上的船只,在江上行船的日景。风静浪平:风停了,波浪平静。孤蓬:一茎独立的草,这里比喻漂泊无定的人。月中禅:指佛寺里的僧人。三梁:指庐山的三个山峰。瀑布:指瀑布飞泻而下的水声,宛对:好像面对。浣尘土:洗去尘土,即洗心涤虑。清吟
【注释】 圆侍:圆寂(死亡)的僧人。平江承天寺:位于今浙江吴兴县南,相传为南朝梁武帝舍利葬地。 挂席:把船篷放下,让风帆鼓满。海门:指长江入海处。扬子津:扬子江口,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 负郭:靠城外。青朵:青葱的山色。行歌采白蘋:边走边唱着歌曲采白苹。蘋,一种水草,可食。 玉堂柯博士:指翰林学士,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送圆侍者回到江南故里,并赋诗赠别。诗从送别启程时起笔
虚空楼阁开金布,下界云雷护宝藏。 万仞侧遮天半碧,五更先见日初光。 床敷峻极群龙绕,音乐交加百鸟翔。 自是飞来五天竺,灵根种种妙生香。 注释: 1. 虚空楼阁开金布:指楼阁如金光般灿烂辉煌。 2. 下界云雷护宝藏:指楼阁如同云雷一般,守护着珍贵的宝藏。 3. 万仞侧遮天半碧:形容楼阁高耸入云,侧边遮挡着天空,仿佛只露出半边的蓝天。 4. 五更先见日初光:指在黎明时分,楼阁最先迎接第一缕阳光。 5
【注释】 贤公:即贤首和尚。江上五年别,先帝宫前八月逢:贤首和尚在江边分别了五年之后,又在宫中的佛殿前重逢了。 石榻:指石床。护禅神役虎:护着佛法的神祗,像老虎一样威猛。 山堂闻法客为龙:听讲佛法的客人,就像龙腾云海。 相携:手拉手地一起走。班草:指起草公文。 自爱能癯已称松:自怜自己瘦弱,已经可以和松树相比了。 痴似:很像。广陵张处士:指的是唐代僧人张志和,他隐居于浙江西施山下的剡溪
【注释】: ①秋官高向霜台选:指王治书的职位很高。秋官,古代对官员的一种称呼,此处指的是官职。 ②驿使远从天府催:指王治书被派往远方。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或公文的人。 ③周爵班行连九棘,晋公勋业在三槐:周爵(姬姓)的后代中有很多有才华的人,而晋国则因晋文公重耳的功业而闻名。 ④晓凝曳履星光动,春逐持囊日影回:形容王治书出行时的景象。晓凝,清晨时分。曳履,拖鞋。星光动,星移星动。春逐,春天追随。持囊
注释: 为临江浦折芙蓉,更约郎君此地逢。 上水先经十二斗,过山真是百千重。 留钱网户供朝膳,挟策儒宫候晓钟。 骢马绣衣绳祖武,最看蚤岁远相从。 译文: 为临江浦折芙蓉,更约郎君此地逢。 上水先经十二斗,过山真是百千重。 留钱网户供朝膳,挟策儒宫候晓钟。 骢马绣衣绳祖武,最看蚤岁远相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临行之际,写下了这首赠别齐生侍大父的七言律诗。 开头两句“为临江浦折芙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审清题目信息,把握诗中重要意象,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歌主旨,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杨隐君竹所”:杨隐君住的地方。 “沙西处士”:《新唐书·隐逸传》载:“杨敬之字公威,号沙门子。居长安东城上阳里。……敬之自言少时学道于王屋山,后得神人传授。”处士是古代官吏的一种闲职,这里指隐居不仕的人。
小圃新年偶得双桧亭 丁复 小圃新年偶然得,灵禽清晓即同听。 短髭故喜吾能白,老眼今怜汝为青。 周官或自誉卿月,汉史何人 客星。 楼台宰相曾无地,贫贱诸生况有亭。 注释: 1. 小圃:小园子,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2. 新年:新的一年。 3. 偶然得:意外得到的。 4. 清晓:清晨。 5. 同听:一起聆听。 6. 短髭:短硬的胡子,这里指作者自己。 7. 吾能白:我能够变白(指变年轻)。 8.
寄题道吾山闻禅师竹院 一首描绘静谧禅院之美的诗 丁复,字仲容,天台(今属浙江)人。早年有诗名,元仁宗延祐(1314)初北游京师,公卿大夫奇其才,拟授馆阁之职。度当权者不能用,不待正式批复,翩然辞去。渡黄河,游梁楚,过云梦,窥沅湘,陟庐阜,浮大江而下,寓居金陵城北,放情诗酒。 道吾竹院,芙蓉之下,老子藤床翡翠深藏,过雨雷霆,龙拥闼,满天风露,鹤当林,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此君静对竹院
【注释】 重瞳天子:指汉武帝。汉武帝有七颗眼珠,故称。巡游地:指巡行全国。黑发郎官:指年轻的郡县长官。出宰时:出任地方长官之时。鱼美:指鄂渚的渔产。鄂渚在今湖北省鄂县城南。鹏抟:指大鹏鸟盘旋飞翔。天池:指天池山。虞阶:舜帝所居。干羽:《尚书》中说:“成王幼时在襁褓之中,召公(即周公)抱以抚之,曰:‘余不敢以先子之命自处,余惟勤德。”成王乃退而修政,百姓以宁,四海咸服,万国和亲。成王嘉之,乃作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