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奎
草堂访恽东阳不值是夕同胡太常宿大桐江方丈用太常韵奉呈并简东阳 春天已尽秋天又到,两次相逢心意相通。 梦回桐江千峰之外,身在云台五色之中。 茶圃空气清新秋露洁白,松门影子落在夕阳红。 夜深路转银烛闪烁,别有岑楼依傍半空。 译文: 春天过去又到了秋天,我们两度相逢心意都相同。 梦中回到了桐江的山外,我身在其中就像在云雾缭绕的平台上。 茶园的空气清新,秋季的露水像白色的霜;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以及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抓住关键句子的意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解缆匆匆别思迟”,“解缆”指解开船缆准备开船。“匆匆”是形容动作匆忙的样子。“解缆”与“解缆匆匆”,表现离别的急切。“故人劝我杯中酒”“慈母为缝身上衣”,写出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得到亲朋好友的安慰和关怀。“几度客怀心欲折”“一江秋水雁初飞”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春日杂兴》,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三月七日 - 注释:指农历三月七日,春天的一个日子。 - 译文:在春天的某个日子里(三月七日),我独自一人行走在中唐之地。 松风谡谡响中唐 - 注释:形容松树发出的风声,悠扬而清亮,仿佛在中唐地带回响。 - 译文:松树上传来的风声,清脆悦耳,如同在中唐之地回荡。 檐影微微下短墙 - 注释
雄冠南来二百州,相君金虎领貔貅。 西山云气三天竺,东海潮声八月秋。 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 狂飙一夜烟尘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注释: 雄冠南来二百州:雄居南来,形容地位高。二百州,指钱塘(今杭州)。 相君金虎领貔貅:相,宰相;金虎,比喻有威严的官位;貔貅,传说中的猛兽。 西山云气三天竺:西山,即钱塘山,又称“三竺”。 东海潮声八月秋:东海,指钱塘江;潮声,是指钱塘江潮水的声音。
病中许存礼叶孟咨见访示桃岩诗因次韵 绝壁巉巉草木稀,晨霞烂烂照熹微。 泥丸裹核人何在? 药径迷花客未归。 空翠倚天开锦树,乱红如雨落云衣。 饥餐阿母千年食,还胜山中采蕨薇。 注释:绝壁:形容陡峭的山崖,形容山势高耸陡峭。巉巉:形容山峰险峻,形容山石陡立。草木稀:形容山上的植物稀少。晨霞:早晨的阳光。烂烂:形容色彩鲜艳,灿烂。熹微:指日光微弱。泥丸:指泥土做成的人形。裹核:包裹着果实。人何在
诗句释义: 1. 封豕长蛇夜透关 - 形容战乱期间,敌军如同凶猛的野猪和长蛇一般突破重重关卡。 2. 满城兵火照湖山 - 描述战火遍布全城,火光照亮了整个城市和周围的山峦。 3. 生灵化作玄黄血 - 比喻战争中无数生命的牺牲化为鲜血。 4. 群盗争探赤白丸 - 指盗贼们为了争夺财物,互相争斗,甚至不惜使用有毒的赤白丸。 5. 整整堂堂离复合 - 形容战争结束后,社会秩序重新恢复,人民生活逐渐安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逐句分析诗的内容、思想情感、写作特点等,最后总结归纳作答。本题的关键词是“湖山”、“烽火”、“文武衣冠”、“金戈铁马”、“翠阁朱楼”、“总戎云鸟陈”等,注意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答案】 次韵忆钱唐二首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秋兴三首》的诗句: 1. 吴会雄藩实壮哉,薇垣高倚海天开。 - 吴会:古代对江苏、浙江一带的称呼,雄藩:指吴地强大的地方势力或政权,壮哉:形容雄藩之地非常强大。薇垣: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小门或者象征性的标志,薇垣高倚海天开:形容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且壮观。 2. 云连楼阁笙歌市,日照湖山锦绣堆。 - 云连:形容天空中云彩连绵不断,楼阁:建筑,笙歌市:指繁华的市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 桂树团团屋角青,归来自觉惬幽情:描述了屋角的桂花树郁郁葱葱,诗人归来时觉得心情舒畅。这里的"桂树"象征着美好、高洁的品德,而"屋角青"则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归来的心情愉悦,这与他追求的美好品质是相符的。 2. 邻翁共话桑麻长,稚子争言竹笋生:诗人与邻居交谈关于种植桑麻的经验
梦郑谓道 梦中尚忆曾游处,多在排云涌雪间。 玉涧清泠寒脱齿,金台苍翠郁孱颜。 天池倒影沈圆象,丹灶何年熟大还。 郑老襟期谁得似,月明环佩响空山。 注释:梦到郑道昭(道统)时,仍然记得他曾经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多在排云涌雪之中。玉涧(溪流)清凉冷冽如玉般清澈,金台(石台)上苍翠的草木郁郁葱葱。天池(湖泊)中倒映着月亮的影子,仿佛沉没了圆形的月亮,丹灶(炼丹炉)又怎能知道何时能炼出成熟的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