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冠南来二百州,相君金虎领貔貅。
西山云气三天竺,东海潮声八月秋。
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
狂飙一夜烟尘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雄冠南来二百州,相君金虎领貔貅。

西山云气三天竺,东海潮声八月秋。

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

狂飙一夜烟尘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注释:
雄冠南来二百州:雄居南来,形容地位高。二百州,指钱塘(今杭州)。
相君金虎领貔貅:相,宰相;金虎,比喻有威严的官位;貔貅,传说中的猛兽。
西山云气三天竺:西山,即钱塘山,又称“三竺”。
东海潮声八月秋:东海,指钱塘江;潮声,是指钱塘江潮水的声音。
圣代只今文物盛:圣代,指的是盛世;文物,指文化、艺术等;盛,繁荣。
名藩自古庶民稠:名藩,著名的封国;庶民,普通的百姓;稠,多。
狂飙一夜烟尘起:狂飙,猛烈的风;烟尘,指战争或灾难造成的混乱和破坏;起,出现。
太白行天大火流:太白,指金星;行天,运行于天空;大火,通常指太阳;流,流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钱塘(今杭州)的赞美。首句“雄冠南来二百州”表达了钱塘在南方的地位之高,如同王者一般。第二句“相君金虎领貔貅”则进一步描绘了钱塘的官员们威武如虎,勇猛如貔貅。第三句“西山云气三天竺”则是对钱塘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钱塘的自然风光之美。第四句“东海潮声八月秋”则是对钱塘江潮水的描写,展现了钱塘江潮水的宏伟壮观。第五句“圣代只今文物盛”则是对钱塘文化的繁荣的赞美。第六句“名藩自古庶民稠”则是对钱塘作为著名封国的历史的回顾。最后一句“狂飙一夜烟尘起”则表达了钱塘在历史上曾经历过的战乱和灾难。整首诗通过对钱塘的赞美,展现了钱塘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