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
浓露微霜菊正开,红梨紫栗共衔杯。 云山百里头俱白,十五年间三度来。 这首诗《呈原卿萧翁二表兄》是元朝诗人李存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画面,表达了对好友重逢的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浓露微霜菊正开”,描述了菊花在深秋时节盛开的景象,露气和霜花使得菊花更加美丽。接着,“红梨紫栗共衔杯”,描绘了朋友们相聚时共享美食的场景,红梨和紫栗都是秋季的特色水果,象征着友情的深厚。然后
赠李唐经二首 平生尚友心,每欲尽今古。 子来适我愿,一笑与之语。 林深夜阑坐,片月落襟屦。 虽无满壶酒,足洗千劫虑。 明年访庐阜,子肯从我去。 注释: 1. 平生尚友心:我一生都以交友为乐,喜欢结交朋友。 2. 每欲尽今古:我希望尽可能地了解古今之事。 3. 子来适我愿:你的到来恰好符合我的心意。 4. 一笑与之语:我们开怀大笑地交谈。 5. 林深夜阑坐:夜晚在树林中坐着,寂静而又宁静。 6.
晚步 茅屋青帘隔晚桥,白沙红树水迢迢。 人生到底头如雪,莫管春风消不消。 【注释】 (1)晚步:晚上散步。 (2)茅屋:指茅草屋。 (3)青帘:青色的帷幕。 (4)晚桥:指傍晚的石桥。 (5)白沙:白色的沙子,泛指沙滩。 (6)红树:红色的树木。 (7)迢迢:遥远的样子。 (8)人生:人的一生或生命。 (9)头如雪:头发已白。 (10)消:消逝。 【译文】 茅屋和青帘隔着一座晚桥
【注释】 西风:秋风。虽:纵然;无情,不怜悯。落叶:泛指飘落的树叶。自惜:自己爱惜。山□:指山崖。高兴:喜悦。况有远来客:何况还有远方来的客人。起行:起身行走。西窗外:指西窗下。觅句:寻思诗句。了不得:形容十分得意。纤纤:纤小而白的样子。薄而白:形容云彩洁白如绢。 【赏析】 这是一首赠给友人的七绝。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写了两首七绝《赠李唐经二首》,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追旧二首 自是瀛洲第一人,玉浆麟脯几曾贫。 想今尚秉千金帚,欲扫蓬莱海底尘。 注释: - [自是瀛洲第一人] 自认为在瀛洲(即海上)是第一人,形容自己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 [玉浆麟脯] 泛指珍贵的食物,如仙酒和珍馐美味。 - [想今尚秉千金帚] 想象今天还拿着价值千金的扫帚,比喻自己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 - [蓬莱海底尘] 蓬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海底尘则暗指污垢或世俗的纷扰。
【注释】: 举:撑起,举起。 中流:指河流中心处。 橹声:摇船用的桨声。柔:轻柔柔和。 杨花:柳絮。随风飘荡,轻软如雪。 送尽斜阳:夕阳西下。 更未收:还没有收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行舟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春日里行船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世之烦扰的感受。 首句写春日里行船的情景,能撑起人间万斛舟,说明船大而坚固,足以支撑人们过河。"中流"二字则暗示着船已行驶到河流中心
注释: 更开残酌不成欢,一片多情拂袖乾。 想见孤城吹画角,朔风斜日暮江寒。 落梅 —— 诗人以落梅为题,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更开 —— 诗人在更深夜半时分了杯中残酒,独自饮酒,无法成欢。 一片多情拂袖乾 —— 诗人的衣袖被风吹得微微飘动,仿佛沾满了多情之意。 想见 —— 想象着远方的孤城。 孤城 —— 孤城指的是一座荒凉、寂寞的城池。 吹画角 —— 诗人听到远处传来了凄凉的号角声。
秋风一雁过,弯弓登西楼。臂弱弓不满,天高雁难求。 吁嗟流沙外,风雨何时休。三夜频梦君,焉知沉与浮。 已拜万户侯
檐头鸟影案头蝇,鹅鸭沟渠渐渐腥。 译文:屋檐上鸟儿的倒影映在案头上,沟渠中鹅和鸭渐次散发出腥味。 注释:檐头、案头:指室内外。檐头,屋檐;案头,书桌。檐头鸟影,指窗外飞鸟的影子映在窗户上。案头苍蝇,指案上的苍蝇。檐头、案头:指室内外。檐头,屋檐;案头,书桌。檐头鸟影,指窗外飞鸟的影子映在窗户上。案头苍蝇,指案上的苍蝇。鹅鸭:这里泛指南方的鱼。沟渠:池塘、河流。渐渐腥:味道变浓。腥,气味浓烈。
【诗句】 梦祝直清 斜窗半夜月娟娟,宿火添香独自眠。 忽梦浔州祝经历,满头如雪坐空船。 【注释】 - 梦祝直清:梦境中梦见了祝经历。 - 斜窗半夜月娟娟:在斜着的窗户下(夜幕降临)月光明亮皎洁。 - 宿火添香独自眠:晚上点起炉火,加上熏香独自入睡。 - 忽梦浔州祝经历:忽然在梦中梦见了祝经历。 - 浔州:地名,今广西省梧州市一带;祝经历:祝之,名士,曾做过官的地方官员。 - 满头如雪坐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