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玄
大围山 大围山高峻巍峨,绝顶之上云雾缭绕; 石缝之中,花开花落自夏至春,地炉旁僧人悠然无寒暑之忧。 清流中白鹇鸟振翅飞翔,绿树间黄熊悠然引颈长息; 山腰日午时分,婴儿啼哭如同雷声,仿佛知晓雷公将出行降雨。 译文: 大围山高耸入云霄,山顶云雾缭绕如仙境。 石缝中花开满山野,夏日炎炎春意浓。 地炉旁僧人静坐享清凉,四季如春无寒冷。 清澈溪流中白鹇鸟飞翔,绿树丛中黄熊悠闲自在。 午后阳光照耀山腰时
郊天礼成应制 紫坛黄屋夜无风,牲璧初陈月正中。 瑞霭霏微成五色,神光烜赫映重瞳。 千官屏息瞻天表,万国关心在圣躬。 清晓庆云高捧日,箫韶前导驾还宫。 注释: 紫坛:指祭祀用的祭坛。黄屋:帝王所乘车驾,这里指皇帝。牲璧:祭品,古代用牛、羊等作为祭品。月正中:月亮正圆之时,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瑞霭:吉祥的云气。霏微:飘浮的样子。五色:五彩祥云。神光:神灵之光。烜赫:光明盛大的样子。重瞳:双瞳
注释: 送李宜忠之宁州教授:送给李宜忠去宁州做教授。 广文家住白芒原,唐世忠臣阀阅存:广文家是唐朝的世代忠臣之家,家族中有世代忠诚的人。 宁郡喜迎新博士,邦人特重旧王孙:在宁州欢迎新来的大学者,当地人特别尊重过去的王子。 杨花绛帐春云阵,苔藓丹书暮雨痕:形容春天的景象,杨树花如云朵般飘散,红色的帷幔下,有像春云一样的紫气环绕。 苔藓丹书暮雨痕:指书房里墙上挂着用红墨书写的字迹,被雨水淋湿后的痕迹
【注释】 相台:指裴相台,即裴度。 负郭东南:城郊之地。裴度曾任相州(今河南安阳)长官,所以称“相台”。 绿溪一径踏苍苔:在绿水边有一条通往裴相台的小路,踏着青石上的苔藓。 此日城闉少人到:今天城邑里的人多已离去。 公府弃官来:当年你离开官府来到此地。 禅床象屋留光雨:你坐在像佛堂一样的房屋中,让光华洒落在地面上。 书沼:书案。 蛙声噤鞠灰:青蛙在水中发出鸣声,声音被尘土所掩盖。 坐待氛尘纯敛净
【注释】 都人:指京城里的居民。箑:用草、苇等做成的一种遮阳物,形如扇,有柄,可以当帽子戴。障面:挡住风雪的帘子。宫:皇宫。甲第:官宦人家。藏钩环:藏钩是古代游戏之一,钩为一种长形的兵器,环指环状的东西,如环扣、环状器物之类,这里借指女子的手饰。侍妾:宫中的侍女或宫女。擪:用手捏住的意思。金蕉叶:即金箔纸,用来做装饰用的叶子。玉堂:指翰林院。寒正怯:寒冷得厉害。洮:古县名,今甘肃天水县一带
渔家傲 三月都城游赏竞。宫墙官柳青相映。十一门头车马迸。清明近。豪家寒具金盘饤。 墦祭流连芳草径。归来风送梨花信。向晚轻寒添酒病。春烟暝。深深院落秋千迥。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渔父”,是唐宋以来流行的长调小令,每首四仄韵,有六、七、八句等不同格式。 三月:指春季三个月。都城: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也指北宋的京都汴京。游赏竞:争着游览赏心悦目的地方。宫墙:皇宫的围墙。官柳
【诗词原文】: 渔家傲 四月都城冰碗冻。含桃初荐瑛盘贡。南寺新开罗汉洞。伊蒲供。杨花满院莺声弄。 岁幸上京车驾动。近臣准备銮舆从。建德门前飞玉鞚。争持送。葡萄马乳归银瓮。 【注释】: (1) 《渔家傲·四月都城冰碗冻》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为作者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职时所作。全词描写了汴京初夏时节的景色及繁华景象。 (2) 四月:指春季末夏初季节,即农历四月。 (3) 都城
【诗句注释】 都城:京城。 龙灰:指佛教中的龙王,这里代指龙香。 银床:佛堂。 士女:妇女。 驰马:骑马。 引佛官兰若:《旧唐书·礼仪志四》载:“天宝五载(746年),以天下诸寺各置大像一,令僧、尼、女官、优婆等皆著袈裟,执佛事,于其处设佛斋。”兰若,梵语“伽蓝”的音译,意为清净道场。这里指长安城中的大佛寺。 水暖天鹅纷欲下:水暖,指天气转暖。天鹅,即鸿雁,此处泛指飞禽。纷欲下,形容众多。
【注释】 十一月:指农历十一月。都城:指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暖阁:室内温暖的地方,供人小憩的屋子。吴中:指苏州一带。吴地以出产雪白纸张而闻名,所以用“雪纸”比喻。明如垩(è):洁白如土。锦帐:绣有花纹的帷帐。豪家:富贵人家。深夜酌:夜晚饮酒赋诗。金鸡喔(ào):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器,因壶中装的黄铜像鸡鸣声而名。东家:本指邻居,这里指主人家,也泛指主人一家。撒雪:指把酒洒在地上。西家
注释: 八月都城新过雁。西风偏解惊游宦。十载辞家衣线绽。清宵半。家家捣练砧声乱。等待中秋明月玩。客人在家看月亮。秋草墙头萤火烂。疏钟断。中心台畔流河汉。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中秋夜的所见所闻所感。 上片写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游宦的孤寂之情。起句“八月都城新过雁”,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自己身居异乡,为游宦而远来。接下来“西风偏解惊游宦”,以西风解愁作比,表达了游宦之苦,突出了自己孤独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