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都城游赏竞。宫墙官柳青相映。十一门头车马迸。清明近。豪家寒具金盘饤。
墦祭流连芳草径。归来风送梨花信。向晚轻寒添酒病。春烟暝。深深院落秋千迥。
渔家傲
三月都城游赏竞。宫墙官柳青相映。十一门头车马迸。清明近。豪家寒具金盘饤。
墦祭流连芳草径。归来风送梨花信。向晚轻寒添酒病。春烟暝。深深院落秋千迥。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渔父”,是唐宋以来流行的长调小令,每首四仄韵,有六、七、八句等不同格式。
三月:指春季三个月。都城: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也指北宋的京都汴京。游赏竞:争着游览赏心悦目的地方。宫墙:皇宫的围墙。官柳:指宫中的柳树。青相映:青绿色相互映衬。十一门:指北宋都城的东面南面北三面共有十一道城门。金盘:黄金制成的盘子。饤(dìn ):把食物切成小块陈列盘中食用。坟:坟墓。寒食节这天扫墓祭祖。芳草径:芳香的草地小路边。归来:归来时。梨花信:用梨花做的信纸。向晚:傍晚时分。轻寒:微寒,形容天气渐寒。添酒病:因饮酒过度而身体不适。春烟暝(míng):春天暮色迷蒙。深深院落:深深的庭院。秋千:古代的一种游戏工具,由绳索和横板制成,可用来荡来荡去。迥:回旋、盘旋。
赏析:
此词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京城郊游的词作,上片写都城清明郊游之景,下片写清明郊游之情。
这首词的上阕从京城清明节的景色写起,写的是京城清明节游赏的热闹气氛以及作者所见景物之美。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交代了京城清明节郊游之盛况。“三月”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而且暗示了出游的时间是在春季。“都城游赏竞”一句,既点出了游赏的地点,又写出了游赏的目的和心情。
“宫墙官柳青相映”,这一句中的“宫墙”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宫墙;“官柳”则是皇家园林里的柳树。在清明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宫墙官柳显得格外翠绿,它们在春风中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十一门头车马迸”,描绘了都城郊外十一道城门附近车马众多的景象。这里,“十一门”指的是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十一座城门,而“车马迸”则形容了人们出行时的拥挤状况。这些车辆和行人,都是为了清明节这一天的到来而赶来的。他们带着各自的亲人朋友,来到郊外游玩赏景,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豪家寒具金盘饤”,这一句中的“豪家”指的是富贵人家。这里的“寒具”指的是冷食,也就是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吃的寒食饼类食品。而“金盘”则是用金做成的盘子,用以盛放这些食品。“金盘饤”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食品摆放得整齐划一,犹如精美的艺术品一般。
“墦(fán)祭流连芳草径”,这一句中的“墦祭”指的是在墓地前举行的祭祀活动。“流连”则表示人们在此地流连忘返,不愿离去。这里的“芳草径”则是指墓地旁边的小路,因为墓地周围常常种满了花草树木,所以被称为芳草径。而“流连芳草径”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墓地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归来风送梨花信”,这一句中的“归来”指的是人们从墓地回来后的情景。“风送梨花信”则是指风儿吹动着花瓣飘洒而下,就像是给人们送去了梨花的书信一样。这里的“梨花信”既指真实的梨花,也暗喻了那些因思念亲人而流泪的人。
下阕写清明郊游时的感受和所思所想。
“向晚轻寒添酒病”,这一句中的“向晚”指的是傍晚时分。“轻寒”则是指微冷的天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傍晚时分因微寒而感到身体不适,可能是饮酒过量引起的。这里的“酒病”既指身体上的病痛,也暗示了作者因饮酒过量而心情不佳的状态。
“春烟暝,深深院落秋千迥。”这两句诗中的“春烟暝”描绘了天空中薄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深深院落”则是指庭院深处,与外界隔绝,给人以安静、宁静之感。而“秋千迥”则是指秋千荡得很高,回旋往复于空中。这句诗通过描绘庭院深处秋千荡得很高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以清明为背景,通过对京城清明节郊游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在郊外游玩时的心情和感受的表现,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人民欢度清明节的热闹场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