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都人供暖箑。宫中障面霜风猎。甲第藏钩环侍妾。红袖擪。笑歌声送金蕉叶。
倦客玉堂寒正怯。晓洮金井冰生鬣。冻合灶觚饧一碟。吴霜镊。换年懒写宜春帖。

【注释】

都人:指京城里的居民。箑:用草、苇等做成的一种遮阳物,形如扇,有柄,可以当帽子戴。障面:挡住风雪的帘子。宫:皇宫。甲第:官宦人家。藏钩环:藏钩是古代游戏之一,钩为一种长形的兵器,环指环状的东西,如环扣、环状器物之类,这里借指女子的手饰。侍妾:宫中的侍女或宫女。擪:用手捏住的意思。金蕉叶:即金箔纸,用来做装饰用的叶子。玉堂:指翰林院。寒正怯:寒冷得厉害。洮:古县名,今甘肃天水县一带。冰生鬣:冰块长出了鱼鳞似的白色花纹。冻合灶觚:冻得像炉膛口一样。饧:麦芽糖,是一种食品。吴霜镊:吴地的雪花,比喻白头。换年:旧历新年换新桃符的习俗。宜春帖:宜春帖子,指春天的贺词或题诗。

【赏析】

这首词是写宫中冬日的景况。上片描写冬日的严寒景象,下片则写宫人的苦寒生活以及作者对此的感受和同情。全词语言平易,意境清丽。

“十二月都人供暖箑,宫中障面霜风猎。”这是开头两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十二月了,京城的居民开始取暖,皇宫中的人们把帘幕遮起挡风御寒,以抵御那凛冽的寒风。“箑”,就是扇子。“猎”,同“猎”,指猎猎作响。“霜风”句,是说:在这样严酷的寒风中,皇宫中的人还不忘保暖。这两句是全词的总领,它概括了全词的内容,也为下文的具体描写作了铺垫。

“甲第藏钩环侍妾,红袖擪。”这是第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官宦人家藏起了各种玩乐的物品,女侍们手挽红袖歌唱着。“甲第”,是指富贵人家的住宅;“钩环”,是妇女首饰的名称。“擪”,是用手指弹拨乐器的声音。这两句是具体地描写了冬日的宫人生活的情态。

“笑歌声送金蕉叶”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最富于画意的句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宫人笑着唱着歌,送走金制的荷叶形饰物。“送”字,写出了宫人们的活动,也写出了宫人们的欢乐心情;“金蕉叶”,是金箔制成的荷叶形饰物。这一句既写出了金箔制品的特点,也写出了宫人们的欢乐心情。这一句是全词的重点,也是全词的高潮。这一句写得非常传神,它不仅写出了宫人们的欢乐心情,而且也写出了他们的欢乐气氛和欢乐场面,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她们欢快的身影。

“倦客玉堂寒正怯,晓洮金井冰生鬣。”这是第三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一个疲倦的客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特别地难受,清晨起来看到院子里已经结满冰凌了。“玉堂”,指的是翰林院,是皇帝身边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是朝廷中最高的官署。“怯”,形容冷得厉害。这两句是写诗人对寒冷的感受和自己的困顿处境。这两句虽然写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但是从侧面烘托出宫廷的温暖和豪华。这两句与上文所写的宫人们的生活情况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宫人生活的奢侈和豪华。这两句是上文的具体化和深化。

“冻合灶觚饧一碟,吴霜镊。”这两句是第四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冻得像炉膛口一样,厨房的桌子上放着一碗白糖。“冻合”句,是说冻得非常厉害。“灶觚”,是一种形状像灶台的器物。“吴霜镊”,是指苏州出产的雪花,因为苏州出产的雪花洁白晶莹,所以称苏州的雪花为吴地的雪花。这两句是具体的描述和渲染。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而且写出了室内的暖和。通过对比,更突出了宫人生活的奢侈和豪华。

“换年懒写宜春帖,”最后这一句是结尾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懒得去更换新年的桃符了。“宜春帖”,是旧时过年贴在门上的词句,用以辟邪祈福的吉祥词句。《太平御览》卷三九二引《风俗通义》:“春贴,‘宜春’二字,取其宜春令节之意。”《古今小说·木棉庵郑虎臣玄梦》:“今日乃岁除夜,因念及前日曾许刘氏元宵欢会……今夕无灯可看,不若早睡以待明朝。”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的抒发。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己的困顿处境,而且也写出了自己的愁闷心情,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

描绘了宫廷里人们过冬的情景。全词采用白描手法,语言简洁明快,刻画细腻生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