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
二月十八日,诗人夜渡陇州江面。 江波荡漾着素月的清辉, 好风拂动衣巾如飞翼。 扁舟划过寒碧的江面, 仿佛看见金鳞在闪闪发光。 我心澄明如同挹取了沆瀣, 神游太虚,恍若神仙一般。 只恨兵火纷扰迫人急, 仓皇之中来此问渡津。 难道不是喜遇良辰美景? 终究是衔恨于战尘不息。 君王真是神武非凡, 何时才能让战尘平息? 归舟若能至此停歇, 月色定会更显皎洁。 我将为您换美酒, 长歌以酹江水之神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原诗: 斋居苦热以大盆盛水置前坐卧对之心目清朗是亦用水之义也 炎埃不可扫,何以清我怀。 铜盆汲寒井,捧盆置西斋。 咄嗟一室内,滉漾江湖开。 风漪浮席动,云影入窗来。 一清挹众绿,凉意浮庭阶。 虽无瓜李设,即此权相陪。 来客尽君子,淡交性所谐。 嗟彼附炎者,长路迷黄埃。 逐句翻译与注释: - 斋居苦热:住在一个炎热的房间里。 -
【注释】 闰七月十六日山中早发:指作者于闰七月十六日在山中早起出发。闰月,农历每月初一日称“初一”,闰年的二月叫闰二月。闰月的月份比平月多一天,称为“闰月”。闰月在古代历书中有记载,但闰法是按周天365度5分48秒来计算的,所以一年之中只有闰年和平常年两种。闰正月就是每两年出现一次的,闰二月则是每年出现一次。闰月的月份比平月多1天。闰月在农历中占四分之一。闰年2月29日,闰月在2月
送别李腾还乡 离别故乡真是苦啊,何况此时兵祸未息。 慈鸟在傍晚返回巢中喂养幼雏,而毒蝮蛇在寒冬中出来觅食。 考虑事情往往出错,离开与留下来都很为难。 东风卷起飞絮如雨,让我更加伤心泪流。 请代我转达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告诉他们我的深情无限
诗句释义 - 甲子:在古代,“甲”代表天干的第一个,而“子”则代表地支中的第二个。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就是“甲子”,常用于纪年。 - 渊明赋归去,正合书义熙:这里的“渊明”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潜)。他晚年时选择归隐田园,这与《周易》中关于“归藏”的记载相符,因此用“归去”来表达他的选择。同时,“书义熙”是指他在东晋时期的诗歌创作,与“义熙”相对应,表示他的生活状态。 - 衣冠晋江左,寄奴我何知
诗句注释与赏析 闻周子谅讣 - 闻:得知,知道。 - 子谅:周子谅的简写,可能是指某人的名。 - 讣:死亡的消息或讣告。 丈夫志耿介,临别仍伤怀 - 丈夫:这里泛指有志之士。 - 耿介:正直不阿,刚正不阿。 - 伤怀:内心感到悲伤。 况兹泉台路,一往不复回 - 泉台路:古代传说中死者的灵魂会去的地方,这里比喻人生的归宿。 - 一往不复回:形容事情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挽回。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与客谈邹超因赋:在与客人谈话中创作了《与客谈邹超》一诗。 2. 邹超一白丁:邹超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 3. 凛凛节士操:邹超拥有坚定的道德操守和高尚的气节。 4. 挥戈回白日,日沉戈亦倒:用武力驱散黑暗势力,使太阳重新升起,形容其英勇无畏。 5. 使其缀朝班
垂老验盛衰,深凭齿与发。 白发叹吾衰,牙齿脱落极。 利害关系着,养生靠牙齿。 不问藜与藿,生活能自乐。 次第相动摇,人生何堪比? 我之舌头虽存在,但缺乏谋略。 长短未定显,喝酒自得欢。 天公有巧思,雪花舞飞雪。 瞬间盈又消,鸿爪无痕迹。 古来豪杰士,文字略相识。 是非纷与夺,今如昔视今。 寄言后来人,人生要自适。 注释:垂老:即“年老”,指年纪老了。验:观察、体察。深凭:非常依赖。发:指头发
诗句释义:离开家乡已经百里之遥,何时才能转回故乡。经过的村落和田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口音也有所不同。妖狐的声音听起来像鬼哭,落日下,人烟稀少,景象显得十分荒凉。远远地眺望那层叠的山峰,平原上似乎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争。这流水仿佛在为我的离去而哭泣,悲伤地与我告别。 译文:离开家乡已经百里之遥,何时才能转回故乡?经过的村落和田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口音也有所不同。妖狐的声音听起来像鬼哭
【解析】 题干要求是“逐句释义”,因此,考生首先要对诗句进行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理解,如“涉”,涉,经历;忧患:指国事,家事。“任情堕疏慵,事往不可悔”中的“任情”,“堕疏慵”都是指放纵自己。“旅食玩炎凉”中“旅食”,寄食他乡。“见君独长慨”中“慨”是慷慨悲壮的意思。另外还要注意诗的韵律,押韵等技巧性问题。 【答案】 译文:我少年时就经历了忧患,但到我未老的时候,却已经容鬓苍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