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
【注释】 和宋竹坡见寄:和,答谢。竹坡,指宋竹坡,名不详,字子美,江西南城人。元代著名诗人。见寄:来信。 闻君近住崆峒下:崆峒山在今甘肃平凉西南,是道教胜地。据《列仙传》载,汉末张道陵居此炼丹,后为天师治世。这里指宋竹坡住在崆峒山下。 俗客不来长闭关:俗客,指世俗之人;关,指隐居处所。意谓隐居之处不欢迎世俗之客,所以闭门而居。 得句遍题青竹上:句,指诗的四言诗句。青竹,指竹林
丙午元旦晴而复雨忆诸弟俱留于外情见乎辞 父亲新年占卜预示清晨晴朗,桃花春色照亮岩壁门户。 洗兵不厌东风雨,恋阙长瞻北极星。 棠棣有诗空讽咏,屠苏无酒自清醒。 挥毫对客书桃板,白发添多眼独青。 注释: 丙午:即天宝五年(746)。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过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晴而复雨:天气晴朗之后又下雨。忆诸弟:怀念各位弟弟。俱留于外:都在外面。情见乎辞: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和意图。父老:指地方长官
诗句解析 1 久欲从君借竹看,东风又长碧琅玕: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愿望和渴望,想要借用宋竹坡的竹子来观赏。这里的“久”表示时间之长,“从”是跟随、借取的意思;“东风”可能指春天的风或温暖的气息,而“长碧琅玕”形容竹子颜色翠绿如玉,长势优美。 2. 午阴坐久晴云落,夜漏眠迟白露漙:描述了在中午时分长时间坐在竹林中,直到晴朗的天气到来时云彩才散去;到了夜晚,由于白露时节的到来,诗人感到难以入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他在闲居时的景色和心情。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板桥通径薜萝深,浓翠浮衣竹十寻。 板桥上的小径通向深处的薜萝丛中,浓密的绿叶覆盖着竹子,高至十寻(一寻为八尺,这里指十寻)。 啼鸟渐驯时近客,归云不动似知心。 鸟儿渐渐适应了人声,它们似乎知道这是主人的客人,静静地停在树上。云彩也仿佛知道主人的心情,没有飘动。 剪苔盘石移棋局,添火香篝续水沉。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诗苦穷人人苦吟”:此句意味着,诗歌的创作过程既辛苦又充满挑战,而人们对此深感痛苦。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艰辛和人们对诗歌创作的无奈感的描述。 - “偶随名胜到丛林”:这里描述了诗人偶然间游览到了某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丛林”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一片净土,让人心旷神怡。 - “画龙点眼先飞去”
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 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及赏析: - 首联:“中年离别倍依依,何事欢娱与愿违。”这一联描述了诗人在中年时期因为离别而感到特别依依不舍,但同时发现生活中有些事情与自己的期望相违背。这里的“依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的不舍,而“欢娱与愿违”则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奈和挫折。 - 颔联:“日落群鸦烟外急,山空独鹤月中归
【注释】 1 老子悬车:老子(指老子出关,即弃官归隐)已年高,但犹驾着青牛而走。2中堂进士:中堂是唐代宰相的办公处所。唐人以中书省为政事堂,故称宰相为“中堂相公”,后来泛指宰相。3延年:《汉书·董仲舒传》载:“公孙弘、张汤数奏事有可增损者,上不说,心内持疑。”延年谓其能增加天子之喜,所以《史记·平津侯列传》称他为“廷尉延年”。4桃千树:比喻多子。《诗经·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毛传
《秋日》 江上秋风起,布袍翻飞舞。满林落叶黄,萧瑟声响处。云影飘渺间,雁阵过天际。千里传消息,雨滴落草庐。蛩声唱夜曲,客思入梦中。汗马功名薄,知命笑红尘。蠹鱼书卷里,漫心劳碌苦。 译文: 江边秋风起,布袍翻飞如舞蹈。满林落叶黄,萧瑟声响在耳边萦绕。云影在天边飘渺,雁阵掠过天际。远方传来书信声,雨水落在草庐中。蟋蟀在夜里唱歌,客子思念家乡中。功名如梦如幻,人生短暂而渺小。书中蠹虫乱爬
《题边少府权诗集》是郭钰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君才浩荡涨溟波:形容诗人的才华如同浩瀚的海洋,无边无际。 2. 燕赵论文俊杰多:指河北地区文采出众的人很多。 3. 枕上闻鸡先起舞:指听到鸡叫便起床练剑跳舞,表达对武艺的追求。 4. 花前把酒独长哦:在花下独自饮酒吟诗,享受孤独的时光。 5. 汉皇不识神仙尉:比喻汉皇对神仙道士的误解。 6. 苏子偶逢春梦婆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顺从罗国芳的邀请而举行的一次宅宴聚会。诗人通过描写山水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千尺苍松锁翠岩”,描绘了一幅山景图:千尺高的苍松紧紧地环绕着翠绿的岩石。这里的“千尺”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翠岩”则是指青翠的岩石,代表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