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遇到一位山童后,追忆往事、感慨人生的经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早望云林意欲倾。” 译文:早上我早早来到云林中,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注释:云林,这里指代一个美丽的山林或仙境。倾,倾倒、倾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一大早就来到云林中,怀着满心的期待和憧憬,想要在那里寻找自己的知音或志同道合的人。 第二句:“独回江路鸟空鸣。”
【注释】 题扇二首:即《题扇》。 茅亭,茅屋小亭。篱:竹编的围墙。 数声:几声。水鸟:池塘里的游鱼,因以“水鸟”代之。 吹面荷花微醉醒,雪罗小扇坐题诗:吹着荷花的香气,微醉之后才醒来;坐着用小扇子在荷花上写诗。雪罗,即“薛荔”,是一种植物。 【赏析】 此为作者晚年所作。诗人在茅亭中,观赏荷花,挥毫题诗,心情十分愉快。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图画,后两句写情,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
九月朔日发家书 黄菊尽开未,主翁明日回。 红飞霜径叶,翠长雨阶苔。 病眼隔重雾,狂心着冷灰。 但须压新酒,兼有故人来。 【赏析】: 这首诗是朱元璋借鉴唐朝末年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所作。黄巢将九月初八(重阳节前一日)比喻黎明即将到来,用重阳节菊花盛开比喻农民起义成功。朱元璋的“改写”十分有气势,足见其对菊花独特气质的赞赏。迎霜宴上筑“花城”,菊花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此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坚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的解答过程是:明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结合题干提示“逐句释义”“赏析”,考生在分析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及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首先注意理解诗句内容。第一句的意思是“一曲秦筝春酒浓,暖云轻扑翠鬟松”。这里说的是春天的时候,王仪要离开我回故乡去
【注释】 ①豆蔻:指少女。 ②玉人:美女。 ③琵琶:即琵琶女,这里代指阮士瞻的妻子。 ④阮郎:指阮士瞻。 ⑤减:减弱。 ⑥半榻(tà)松风:意谓半床的松枝上吹来阵阵清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丈夫的诗作。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刻画细腻,形象鲜明。 首句“豆蔻春梢著小花”,写春天到来,豆蔻花已经开得正艳,在嫩绿的枝叶间点缀着一朵朵娇红欲滴的小花。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
【注释】 好风:美好的风。 芙蓉:荷花的别称。 封事:封好的公文,指奏章。 草成:草稿写成。 【赏析】 《题纨扇赠马文学》,唐·杜甫。此诗是诗人在长安送客归成都时所作,以纨扇喻人,写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首句“好风吹雨过横塘”,起得突兀而自然。横塘,即曲水,是当时京城中的一处名胜。这里用一个“好”字,把天气写得有情有意。 次句“百尺芙蓉水槛凉”,则点出所咏之物,也写出了其特点
独行山径桐花落,忽渡板桥溪水浑。 注释:独自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只见桐花纷纷落下;忽然渡过板桥,看到溪水浑浊不清。 译文:独自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只见桐花纷纷落下;忽然渡过板桥,看到溪水浑浊不清。 残日背人低远树,断云裹雨入前村。 注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远处的树木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天空中飘浮着几朵云彩,仿佛被雨水包裹着,缓缓地进入村子。 译文: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远处的树木上
注释:我苦苦地推辞酒杯,但宋五却劝我饮酒,我们的心情都有所不同。如今我在江南,看到江北的风景,就像看到雨后的绿荫一样。 赏析:此诗以“和宋五见寄”为题,表达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苦辞樽酒不同倾”,描绘了两人在饮酒时,虽然都极力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宋五却劝诗人不要过于推辞,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第二句“流水浮萍复有情”,则以流水和浮萍为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宋五之间深厚的友情
【注释】: 1. 秋晚:秋天的傍晚。 2. 独坐不知晚:独自坐着不知道天色已经晚了。 3. 卷帘云正归:卷起窗帘,看见天上的云正在归来。 4. 门因无客闭:因为没有客人,门就敞开着。 5. 事久与心违:事情久了,心中和它们产生了距离。 6. 墟曲苍烟合:村落里的青草和烟雾在黄昏时显得朦胧而迷蒙。 7. 林梢黄叶飞:树林的高处,黄色的树叶在空中飞舞。 8. 老怀付萧散:把心中的思绪交给那飘零的落叶
诗句释义及译文: - 怀刺将安往,闭门空自勤。 - 注释:“怀刺”即带着名片,“将安往”意味着去哪里,“闭门”指关闭门户,“空自勤”则表示徒然努力。 - 译文:拿着名片去拜访,却不知道去哪里好,只是徒劳地勤奋着。 - 山岩宜置我,风月每思君。 - 注释:“宜置我”意为适合放置我,“风月”指自然风景,“每思君”则是每想到你。 - 译文:在山岩间适合安置我,每当看到自然风光就想起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