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秦筝春酒浓,暖云轻扑翠鬟松。
玉骢千里关门晓,鶗鴂数声烟树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的解答过程是:明确题目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结合题干提示“逐句释义”“赏析”,考生在分析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及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首先注意理解诗句内容。第一句的意思是“一曲秦筝春酒浓,暖云轻扑翠鬟松”。这里说的是春天的时候,王仪要离开我回故乡去,我设宴为他送行。第二句的意思是“玉骢千里关门晓,鶗鴂数声烟树重”。这两句话都是写诗人送别王仪的情景。

然后注意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写作背景。从诗歌看,王仪此次离别是在春天,所以首句中说到了“春酒”与“春”这两个词。第二句中的“玉骢”是骏马的名字,第三句中的“鶗鴂”是杜鹃鸟,它们都在点明时间。最后两句写王仪走后,诗人伫立在门前,看着王仪离去的方向。

最后要注意理解作者的感情及思想倾向。这首诗是诗人王维送好友王仪归乡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豁达胸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答案】

(1)

译文:一壶美酒斟满春日,春风送暖,轻轻吹拂着鬓发。

玉骢马踏过千山万壑,天蒙蒙亮就离开了家门。

鹧鸪鸣叫几声,烟雾笼罩的村庄更加幽深。

(2)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春日宴会,为送别作铺垫。次句写王仪将要启程,交代了送别的时间。三、四句写诗人目送远行的王仪,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以送别为线索,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3)

注释:“秦筝”指一种弹拨乐器,因弦丝排列成秦字形而得名。《旧唐书.音乐志》载:“开元初,制乐府二十四曲,大曲《白雪》……又制《霓裳羽衣》新歌八解。”

“翠鬟松”指女子的头发。

“玉骢”指马名。

“鶗鴂”即杜鹃,古人常用其声音来表示离别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