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
这首诗是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痛苦的深切感受。 潼关 黄河浑浑,山石磊磊,自古以来,伟大的禹王开凿了这一壮丽的河山。 前有车未行,后车却已到;马一鸣叫,后面马匹都惊愕失措。 自从虎视继龙兴,周道不复如砥平。 至今只有秦川路,千里秋风落叶声。 【注释】 1. 河浑浑,山石磊磊:描述黄河和华山的特点,浑浑、磊磊形容其壮观。2. 神禹凿:指大禹治水的故事
泰州 吴陵古名邦,利尽扬州域。旧城虽丘墟,新城如铁石。 昔为鱼盐聚,今为用武国。地经百战馀,士耻一夫敌。 征人还旧乡,下马问亲戚。蹢躅慨蒿藜,徘徊认阡陌。 桓桓霍将军,出入光百辟。位重言益卑,功高志弥抑。 誓欲报仇雠,不肯怀第宅。人羡过家荣,惊喜争太息。 白日照旌旗,阊里有颜色。皓首《太玄经》,虽勤竟何益。 译文: 泰州,吴陵古称邦国,扬州利益尽收。旧城虽然已成废墟,新城却像坚固的铁石
夏夜怀李尚志 注释:蟋蟀已在墙壁上,炎热的夏天还没有结束。 离居感时序,忧端难断绝。 绿树含微风,明河湛初月。 念子行未归,徘徊至明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夏夜里对友人李尚志的深深思念之情。首联“蟋蟀已在壁,烦暑犹未歇。”描绘了夏夜的景象,蟋蟀在墙壁上发出声响,炎热的夏天依然没有结束。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夏夜的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离居感时序,忧端难断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秋怀五首》,共有五首。下面是每一首都的详细注释: 第一首:我有一尊酒,独饮不成欢。 注释:我拥有一尊酒,独自饮用却不能使人感到快乐。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他虽然有酒,但只有一个人无法真正享受这种快乐。 第二首:岂无骨肉亲,悠悠隔河山。 注释:难道没有骨肉之亲吗?我们被隔在河山之外。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们虽然近在咫尺
【注释】 扁舟夜泊新郭市:在夜晚乘小舟停靠在新郭市。 石湖水深清且泚(cǐ):石湖是宋代诗人苏轼贬谪湖州时的住处,此处泛指名泉。 长啸一声天地秋:长声呼喊。 万壑惊风泣山鬼:万壑,山谷;泣,哭。形容秋风劲吹,山林间一片凄凉景象。 匡庐生,玉山子,意气相倾誓终始:匡庐,庐山的别称;玉山子指白居易,字乐天。两人都以诗名世,互相唱和。 呼童沽酒烹锦鲤,醉入芦花月如水:呼童,呼唤仆人。烹,煮。锦鲤
这首诗描绘了通州的风光和百姓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通州(今江苏南通)是长江口的一座城市,诗人从渡江潮始平,入港涛已落开始描述这座城市的景象。他看到的是港口的水已经平静下来,没有再泛起波澜。然后,他又看到在狼山下停泊着的船只,远望通州城的城墙。 诗人描述了通州城内的情况。他看到前面有两座房子的距离,四野何漠漠,说明通州城内的土地已经被耕种,但没有人管理
【注】大江:即《庐山谣寄卢郎中籍少陵》中的“大江翻白雪”。 译文: 夏后道九川,江源起西极。想当疏凿际,毫发无遗力。 奔流赴东海,吐纳潮与汐。万古天堑雄,汹涌限南北。 时秋八日望,烟雾四开辟。皓月丽中天,华星列东壁。 俯击乱流楫,仰送抟风翮。眼空牛渚舟,气傲南楼席。 平生临深戒,所至每兢惕。此夕独疏狂,四顾无与敌。 风伯引轻帆,百怪皆辟易。前瞻狼五山,亭亭倚秋碧。 赏析:
【注释】 1、秋怀:秋天的怀抱。 2、适何从:指秋声何处而来。适,往;何从,何处。 3、仰视天宇高:仰望天空,觉得天空很高。 4、微云浩无踪:细微的白云飘荡在空中,没有一点踪迹。 5、庭户:房舍的门。 6、河汉:银河。横从:横贯。 7、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既然不知道它(秋声)从什么地方开始,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终点呢? 8、我独弦我琴:只有我一个人在弹奏我心爱的琴。 9、微风入疏桐
秋怀五首 昨日苦炎暑,端居厌烦渴。 手短河汉高,井深辘轳折。 此夕秋已清,一洗尘世热。 纨扇委深笥,轻罗换疏葛。 天运无停机,人生自悲悦。 急景一以迁,流芳遂衰歇。 洞庭生微波,明河湛初月。 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 为谢同心友,胡为久离别。 注释: 1. 昨日苦炎暑:昨天炎热的夏日。 2. 端居:指静坐。 3. 厌渴:感到口渴。 4. 手短:形容手指短小。 5. 河汉:银河,这里比喻银河。 6
【解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朝廷的失望之情。前半部分写自己从军的经历;后半部分借《东山赋》抒发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全诗情感复杂,既有“慷慨悲歌”的豪情壮志,又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哀伤。 【答案】 发吴门 年少时不懂武术,到年老体衰才应征当兵。将帅领兵北伐,士兵各自奋勇前进。 擂响战鼓震动宫阙,树起羽毛隐没秋日。水军像龙一样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