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道九川,江源起西极。
想当疏凿际,毫发无遗力。
奔流赴东海,吐纳潮与汐。
万古天堑雄,汹涌限南北。
时秋八月望,烟雾四开辟。
皓月丽中天,华星列东壁。
俯击乱流楫,仰送抟风翮。
眼空牛渚舟,气傲南楼席。
平生临深戒,所至每兢惕。
此夕独疏狂,四顾无与敌。
风伯引轻帆,百怪皆辟易。
前瞻狼五山,亭亭倚秋碧。
【注】大江:即《庐山谣寄卢郎中籍少陵》中的“大江翻白雪”。
译文:
夏后道九川,江源起西极。想当疏凿际,毫发无遗力。
奔流赴东海,吐纳潮与汐。万古天堑雄,汹涌限南北。
时秋八日望,烟雾四开辟。皓月丽中天,华星列东壁。
俯击乱流楫,仰送抟风翮。眼空牛渚舟,气傲南楼席。
平生临深戒,所至每兢惕。此夕独疏狂,四顾无与敌。
风伯引轻帆,百怪皆辟易。前瞻狼五山,亭亭倚秋碧。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庐山时的诗作。诗人以大江为题,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景色和自己的豪情壮志。
首联“夏后道九川,江源起西极。”写庐山位于中国的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颔联“想当疏凿际,毫发无遗力。”表现了李白对庐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认为,只有像他一样的人才能征服这座大山,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颈联“奔流赴东海,吐纳潮与汐。”描述了庐山江水流向大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此夕独疏狂,四顾无与敌。”则展现了李白在庐山的独特体验和豪放性格。他认为只有像他一样的人才能领略到庐山的美丽,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整首诗以大江为题,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和自己的豪情壮志,展现了李白的才华和个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