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奎
【注释】 次韵:依韵律所规定的形式和韵脚写诗。袁伯长:即袁宏道,字伯长。舟中杂书:在船中写的一些随感或杂文。三首:指共三篇。百里长堤上,茏葱夏木清。 笼盖:形容树木茂盛繁茂的样子。茏:丛生貌。夏木清:夏天的树林里一片清凉。 山云含雨重,溟浪挟风轻。 溟:大海。挟:夹着、带着。轻、重:这里指天气的变化。轻是风小的意思;重是风大的意思。 弱质辞官责,归心数驿程。 弱质:年老体衰。辞官:辞去官职
【诗句解释】 1. 宿三闸:在三河市(今安徽合肥市)附近的一个水闸处休息并留宿。 2. 小市:指水边的小市镇,有人家聚集在一起的集市。 3. 扁舟晚色清:形容傍晚时水面平静,天空中的晚霞色彩明亮清晰。 4. 山回倾地势:山峦随着地势起伏回旋,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5. 闸险著沟声:水闸因地形险峻而发出水流的声音。 6. 岸石篙存迹:河岸上的石头上还残留着篙的痕迹
济州,即指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 旧济知何处,新城久作州:旧济州的位置已经无法确定,新城已经建立成为州城。 危桥通去驿,高堰裹行舟:在这座危桥上可以通行到去往的驿站,高高的堤坝环绕着船只。 市杂荆吴客,河分兖泗流:市场里有许多来自荆楚和江南地区的客人,黄河分流,将济水与泗水分开流淌。 人烟多似簇,聒耳厌喧啾:人们居住的地方很多,如同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嘈杂的声音让人感到厌烦。 注释
渐老惭何益,扁舟稍涴尘。 渐老惭何益:渐老,指年岁增长;惭何益,感到惭愧。 扁舟稍涴尘:稍微弄脏了船的篷布。 贴云鹰翅阔,浮日草光匀:形容云鹰的翅膀宽大,阳光下的草叶颜色均匀。 坐侧民风歉:坐在船旁边,感受当地的风俗风情。民风,当地风俗。 行甘客计贫:行动时,考虑的是客人的计划。甘,愿意;行甘,表示乐意做某事。 客计贫:指为客人着想。 遥知故园竹,新绿半成筠:遥知,远想;故园竹,故乡的竹林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落日渔家网,微风酒市旗。”是这首诗中最为精彩的句子。诗人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渔民捕鱼、微风中卖酒的摊主摇动酒旗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答案】 译文:溪边碧绿的水石生长的地方,山间白云冉冉升起的时候。荷花红色的花朵映照着河岸,藤蔓翠色牵着篱笆。夕阳下渔人收起鱼网,微风中酒旗飘扬。随着江水顺流而下船渐渐变快,反而觉得回去的心情更迟缓。注释
【注释】 淮南:指安徽境内的长江以南地区。霁:下雨天放晴。新城:这里指建康(今南京),当时称建业。暂登:暂时登上。流浩浩:江水奔腾汹涌。山远路层层:远处群山重叠,道路曲折回环。发:启航。高楼列槛凭:站在高楼上眺望。北居:北方居住。殊觉:很感到。畏:怕。 【赏析】 此诗是写真州(今江苏南京)之游,全诗四句,前二句为远景,后二句为近景,最后点明游踪。 首联写雨过天晴,诗人登上新城的喜悦心情。
枪竿岭 薄宦辞家远,经秋未得归。 直随山北去,却背雁南飞。 川净白云起,郊平红树微。 忆曾留宿处,立马认还非。 注释: 1. 枪竿岭:地名,位于某地的山脉中段,以岭上松树挺拔如枪而得名。 2. 薄宦:官位卑微的官员。 3. 辞家:离开家乡。 4. 经秋:经过了一个秋天。 5. 未得:未能。 6. 直随山北去:一直往北走。 7. 却背:相反方向。 8. 南飞:向南飞翔。 9. 川净:水流清澈。
【注释】 百曲:一百弯。 虹影驾横槎:指彩虹映在水里,像一艘船。 行客:行走在路上的游子。 分众木:众木参天。 天阔:天空广阔。 悲笳:哀伤的笳声。笳,管乐器。 却羡:反羡慕。 胜:胜过。 瞰(kàn):俯视。 涯:水边。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山中时。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最后两句抒情。整首诗意境开阔,色彩明丽,语言清新自然。 首联写清溪盘绕百曲,彩虹映照在水面上
和戴剡源同史宪使游三天洞二首 洞底天无隔,多应禹凿开。海声通屈曲,石汗洗尘埃。 欲探岩崖去,空令杖履回。无端僧占住,多少后人来。 注释: - 这首诗是诗人贡奎与好友戴剡源一同游览位于三天洞的景色并作诗留念。 - “洞底天无隔”描述了三天洞内部的景象,天空与地底相连如同没有间隔。 - “多应禹凿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大禹开凿三座山、创造人间仙境的历史记忆的追忆。 -
【注释】: 1. 古寺何年建,□(xian)低屋乱巢。 2. 老松擎雨盖,修竹拂云梢。 3. 石压泉声伏,山回陇势包。 4. 追随记今日,照影俯池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写古寺、老松、修竹、石壁、泉水等景物,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古寺何年建”,直接点明主题,引出下文。诗人通过对古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第二句“□(xian)低屋乱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