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原
李昭道春江图 赏析邓文原元代诗歌艺术 1. 诗作原文 江上乱山青束笋,平沙草树望不尽。 大江入海来滚滚,吐雨吞云杂蛟蜃。 中有崔嵬夐绝之高亭,远出晴空寒数仞。 江山传舍观英雄,英雄尽说孙江东。 自从得地双鹤翁,紫髯一拂豚犬空。 石田睡起秋屡丰,归耕应羡汉阴翁。 2. 诗句注释 - 江上乱山青束笋:描述了春天时江边山峰苍翠如竹笋的景象。 - 平沙草树望不尽:形容江岸平缓,草原广袤,看不到尽头。 -
【注释】 王晋卿蜀道寒云图:指北宋王诜画的《蜀道寒云图》。 巨灵何年移五岳:形容大自然的巨大力量。 石扇中开两厓削:石门山,在四川奉节县东。两崖峭立如门,故名。 峡中六月清风寒:峡中六月,气候凉爽。 碧溪屈曲通冷泉,绀叶玲珑带篱落:碧溪曲折,通向清凉的泉水;翠绿的叶子,点缀着篱笆。 勾连石栈不可梯:连接着石头栈道,无法攀援。 缥缈烟中见楼阁:隐隐约约的烟雾中隐约可见楼台阁榭。 行行游子几经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题目为“清溪谒象山先生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 我讨厌尘世的纷扰,喜欢山中那种幽静险远的景象。 2. 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 到了这里,推开岩石的门扉,飘来的云雾轻轻拂过窗户。 3.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 高高的石头倚靠着苍翠的屏障,周围环绕着深深的洞穴。 4. 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
. 文湖州竹二首:这是作者对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的竹子的赞美之作。 2. 此老:指作者自己。 3. 墨君:这里指的是墨宝或书法作品,因为古人常用“墨客”来指代书法家。 4. 三昧:佛教用语,意指悟性、悟道的境界。在这里,作者用它来形容自己的书法技艺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5. 云山发兴清奇:形容作者在观赏云山美景时,灵感迸发,创作出了许多清新奇特的诗句。 6. 我在蓬莱书府: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
【注释】 棣华堂:指钱塘罗云叔的宅第。 棣华:比喻兄弟和睦。 江空暗雨飞鸿杳:江面空旷,阴雨绵绵,飞鸿杳杳(遥远的样子)。 天长古道行人少:天长古道,指通往京城的路,人迹罕至。 芳草池塘梦欲迷:在池塘边,看到绿草如茵,想入非非。 紫荆庭下无人扫:庭院里,紫荆花盛开,却无人清扫。 谁似君家常棣华?炫日矜春长媚好:你像家中的常棣花一样,阳光下灿烂娇艳,春天里格外妩媚动人。 文采风流诏谏孙
王摩诘春溪捕鱼图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 若人笔端斡玄气,万顷烟涛归咫尺。 渔翁生事浩无穷,醉挹青蓝洗胸臆。 或披蓑笠卧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 静观此理良可娱,应须仰慕王摩诘。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 - 注释: 指的是辋川(今陕西省西安市)的自然美景,以其独特和美丽而闻名于世,但作者自己却未曾亲自见过。 - 赏析:
【注释】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结绿:指绿色的宝石。贝阙:宫殿名,用珍珠缀饰而成。珠宫:指华丽的宫殿。春山:即春天的山景。盈幅:充满画面。应知:应当知道。花落花开:比喻世事变迁。扁舟:小木船。寻真侣:寻觅真人(道士)。桃源: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李思训的画作《春山行旅图》所作的题赞。前四句赞美其绘画技艺之精,后六句则颂扬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此诗一开篇就点明题意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首句“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色含鸿蒙”,通过“危峰”和“晴空”的对比,展现了山峰之高峻与天空之广阔,同时“淋漓秀色含鸿蒙”则暗示着山间的景色如同天地初开时一般清新脱俗。第二句“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则表达了一种对世间变迁的深刻感悟,即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青山始终如一。 第三、四句“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隐君山下”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
【题解】 开元宫图,唐玄宗时所建。此诗是诗人对开元宫图的描写。全诗写景抒情。首二句先写春日湖上景色,再从侧面烘托出宫图之壮丽。中间四句以梦境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开元宫图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最后两句则以想象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开元宫图的无限赞美。 【注释】 西湖:即杭州西湖。春动风泠泠:春天来了,湖面上水波粼粼,微风吹来,泛起阵阵波纹。夫君要眇(yǎo miǎo)降云軿(qín ):你那轻盈的身姿
【诗句释义】 匡庐枕长江,彭蠡居上游。我幼不识风涛怒,但喜青山绵亘急橹鸣中流。 梁贡父学士江行阻风图 匡庐: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 彭蠡: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鄱阳湖地区,是长江和鄱阳湖之间的一片广阔水域。 我幼:指作者幼时对江行阻风的景色并不了解。 识:知道。 风涛:指汹涌的波浪和波涛。 但喜:只喜欢,这里表示作者只欣赏江行的美景而忽略了其他事物。 青山:指连绵不断的青山。 绵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