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延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山居诗》中的第三十九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景虚情澹两何依,抱一冥真绝万机。 松韵馀风凉竹户,柏摇残露湿禅衣。 岩灯雾逼寒光小,石像尘昏古画微。 得趣了然无所虑,任缘终日送斜晖。 注释与赏析: 景虚情澹两何依,抱一冥真绝万机。 - 景虚情澹:形容心境空明,无外物之扰,心灵超脱于世俗之外。 - 两何依:指心灵与万物的关系,即如何与世无争,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句释义: 1. 山居诗 其四十 - 这是一首诗的第四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隐居山林生活的热爱。 2. 遁迹无图匿姓名 - 隐退到深山中,不追求功名利禄,不显露自己的真实姓名。"遁迹"意为隐藏行踪,"无图匿姓名"即指不再追求名誉和地位。 3. 万重山后葺茅亭 - 在深深的山里修建了一间小茅屋,"葺茅亭"即指建造或修补茅草亭子。 4. 随情因事搜新偈 - 根据个人情感和经历创作新的偈语
千条道路最终通向虚无的源头,万般景象最终汇入同一的道路。突然之间,有了私心就成为了大祸根,坦然无事反而能成就一切功业。春天来临时,山中小丘上覆盖着新绿;水波荡漾之时,水面倒映着晚霞。不要说境界和缘分能够迷惑人,只要到达了那里,一切都会消融消失。 注释: 1. 千途尽向空源出(千条道路最终通向虚无的源头) - 形容道路众多,最终都汇聚到虚无的地方。 2.
山居诗 其四十三 身心闲后思怡然,缅想难忘契道言。 千种却教归淡薄,万般须是到根源。 注释:身心悠闲之后,思念变得怡然自得。我常常想念那些能够契合道理的话。虽然有很多事物,却要教它们归于淡泊;有很多事情,必须要达到根本。稀疏的雨声伴随着归巢的鸟儿,密集的烟雾隐藏着怀抱幼子的猿猴。禅房中吟咏之后,没有什么事情打扰我,只有远处的山峦被驱赶走,进入了茅舍的轩窗之中。 赏析: 首句“身心闲后思怡然”
【注释】 万境闲来情澹澹:万境,指万物;闲,闲适;澹澹,形容心境宁静。 群嚣息后思微微:群嚣,指各种嘈杂的声音;息,停止;思微微,形容思绪万千。 当时白业无门入:当时,指过去;白业,指没有功名的士人;无门入,无法进入官场。 今日玄关有路归:玄关,道家用语,指仙境;有路归,比喻找到了出路。 熟果不摇翻自落:熟果,指成熟的果实;不摇,指不动;倒自落,比喻顺其自然。 生禽谁唤却惊飞:生禽,指活鸟;唤
诗句释义: 1. 松阴疏冷罩寒门 - 描述松树林荫覆盖着寒冷的大门。 2. 静见吾宗已绝论 - 静静地看到自己的学派已经断绝。 3. 驱得万途归理窟 - 使得所有道路都回到道理的深处。 4. 更无一事出心源 - 再也没有一件事是超出内心的。 5. 烟云忽闭岩前洞 - 忽然间,烟雾云雾关闭了岩前的洞穴。 6. 鸡犬时闻岭下村 - 时不时可以听到岭下村庄的鸡犬声。 7. 放旷本来无别意 -
山居诗 其四十五 携筇闲步望山行,竟日逍遥任野情。 上岭梯登危石侧,渡溪桥踏古槎横。 绿罗水皱岩根急,红锦霞舒海面明。 一轴咏怀高尚意,援毫因事偶吟成。 译文: 我拿起拐杖悠闲地散步,望向远山行走,整天都沉浸在自然之中。攀登到山上的险峻之处,沿着石阶而上;渡过溪流时,踩着古老的木船前行。山间水流在岩石之间激起涟漪,水面上波光粼粼,天空中彩云飘荡,阳光照耀在海面上,显得格外明亮
【诗句释义】 闲思尘世大悠哉,进趣门中尽可该。 抛却工夫平世路,枉劳心力搆仙台。 隘空云水千重合,匝野烟霞一径开。 幸有圆成平坦处,辛勤谁解望山来。 【译文】 在山林中静思,发现尘世的生活多么悠然自得,只要进入山林的门,就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 摒弃世俗的烦扰,远离了尘嚣的道路,何必再为修建仙台而劳累自己的心和脑呢? 狭窄的空间中云雾缭绕,水面波纹叠起层层重叠,整个山谷都被烟雾笼罩
山居诗 其三十六 抱拙藏锋过暮年,高名何必指前贤。 祇于心上标空界,谁说壶中别有天。 郁密远林停宿雾,萧骚疏竹扫寒烟。 从兹不更移瓶锡,身外无馀意了然。 注释: 抱拙藏锋:抱着笨拙的态度,隐藏着锐气。过暮年:度过晚年。 高名:高尚的名声。 祇:只。于心上标空界:在内心划分出一片虚无的领域。 谁:哪。壶中别有天:比喻心境超脱物外。 郁密远林停宿雾:浓密的远山树影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雾。 萧骚
【注释】 息业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迹合良图。 冥心难使龙神见,出语须教海岳枯。 云驻庵前疑有意,鸟鸣庭际似相呼。 资持随分安排了,最急应须与道俱。 山居诗 其三十七 注释:隐居生活最能使心境平和,保持名声隐藏行踪符合好的意图。 冥思难以让龙王和神灵察觉,说话时必须教大海和高山沉默。 云停留于庵前似乎有深意,鸟儿在庭院中鸣叫像是在相互呼唤。 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就好(不必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