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远
【注释】 自识君来几度别:自从认识以来,已经有几回分别了。识君:指认识吴进士峦。 此回相别恨重重:这次分别我满怀忧愁。此回:这一次。 干戈到处方多事:战争一发生地方就不得安宁。干戈:指战争。 诗酒何时得再逢: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饮酒赋诗呢? 远树参差江畔路:远方的树木参差不齐,在江边的路上。 寒云零落马前峰:寒冷的云彩飘散在马前山头。 行行遇景传新作:走一段路就遇到一些新的景色和景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 1. 终日低头弄笔端,从人杜口话心难。 注释:整天低头写字,难以开口谈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远离尘世虽堪喜,争奈风情未肯阑。 注释:虽然远离了尘世的烦恼和纷扰,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完全平静。 3. 影斗晴霞红叶径,声连夜雨白云湍。 注释:阳光下,红色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形成一条美丽的小径;夜晚,大雨如注,云层翻滚,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4
注释: 粪墙师:指僧人。 经笥:指佛经书箱。 我无惭:我不感到惭愧。 七不堪:指佛教的七难,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梦中作的,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对佛法的坚持和信仰。首句“梦中作”表明这是作者在梦中所写,而非真实生活中的感悟。第二句“粪墙师有诫”,意味着僧人告诫我们要有戒律,要有敬畏之心。第三句“经笥我无惭”,表明虽然我没有佛经书箱(代表信仰)
智异山花开洞:智异山是韩国的一座名山。花开洞是指山上的一个山洞,传说里面住着仙人。 壶中别有天:指山洞就像仙壶一样,里面有一个神奇的世界。 身世倏千年:仙人把玉枕推到头上,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仙境,时间过得非常快,感觉像是经历了千世万代
【注】秋夜雨中:秋风,指秋风声;吟,吟咏;唯,只有;苦吟,苦于吟咏;举世,世人;少知音,没有知音;三更雨,深夜的雨声;灯前,点灯读书时。 译文:秋风阵阵地吹来,诗人只能苦于吟咏,世间很少有知音。深夜里听到窗外雨声,我对着灯火,心里想着万里之外的事情。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句“秋风”是全诗的引子,引出后两句的抒情。“唯苦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孤独感。“举世”两句,写他孤寂的处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他的诗风豪壮,语言精炼。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十 石上流泉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中和甲辰年的冬天,我奉命到东边去巡视,在一个大珠山下停船。我所见到的一切都写了下来,命名为“啸月吟风”,并写了十首诗寄给一个叫高员外的友人。其中的第十首就是《石上流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登润州慈和寺上房 - 登上位于润州的慈和寺的高层房间。 2. 登临暂隔路歧尘 - 在登高望远中,暂时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3. 吟想兴亡恨益新 - 在吟咏之中,对国家的兴盛衰败感到愈发深切的遗憾。 4. 画角声中朝暮浪 - 在画角声响中,感受到早晨和晚上的波涛。 5. 青山影里古今人 - 在青山的倒影中,看到了从古至今的人们。 6. 霜摧玉树花无主 - 在霜雪的摧残下
秋日再经盱眙县寄李长官孤蓬再此接恩辉,吟对秋风怅有违。 门柳已凋新岁叶,旅人犹著去年衣。 路迷霄汉愁中老,家隔烟波梦里归。 自叹身如春社燕,画梁高处又来飞。 译文: 我再次经过盱眙县,心中充满了对李长官的感激之情。秋天的气息让我感到有些失落和悲伤,因为我无法像往年一样与故乡的人们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我穿着去年的衣服,走在陌生的路上,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我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但他们却远离了我
【注释】 海东巉山:指今江苏连云港市。巉,山石高峻貌。 晓乌:初升的太阳。 旅愁:旅途中因思乡而引起的忧愁。休:停止。凋:使……衰落,这里指鬓发变白。 行色:出行时的神情。偏:反而。助:帮助。破颜:笑容满面。 蹙:波涛涌起。 云妆石顶叶笼山:云彩妆点着山顶,树叶笼罩着山峦。 寄言来往鸱夷子:告诉往来的鸱夷子(即范蠡)。 谁把千金解买闲:是谁肯拿千两黄金换得一身轻松自在呢? 【赏析】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我奉朝廷之命东行泛舟。我们在大珠山下停泊,所见景物皆入诗篇,其中《石上矮松》一诗最为传颂。 不材终得老烟霞,涧底何如在海涯。 日引暮阴齐岛树,风敲夜子落潮沙。 自能盘石根长固,岂恨凌云路尚赊。 莫讶低颜无所愧,栋梁堪入晏婴家。 注释:中和甲辰年冬十月,我奉朝廷之命东行泛舟。在大珠山下停泊,看到这棵石上的矮松,不禁感慨万分。这棵矮松虽然生长在涧底,但是与那海角上的高大树木相比